可能导致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法律知识

可能导致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8

 
377680
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商业秘密,企业的商业秘密都是不想外界知道的,商业秘密泄露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有些竞争对手会侵犯其他企业的商业秘密,那么可能导致侵犯商业秘密有哪些行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1. 非法获取商业秘密

非法获取商业秘密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盗窃是指非法窃取商业秘密以获取私利的行为。利诱是指通过提供物质或非物质利益,诱使掌握和了解商业秘密的人向其披露商业秘密。胁迫是指以给商业秘密权利人或了解商业秘密的人造成损失相要挟,迫使其交出商业秘密。

2. 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

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是指利用非法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进行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披露是指公开非法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动机,只要实现了公开的行为即可构成侵权行为。使用则指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将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直接用于生产、经营等活动。允许他人使用则指行为人将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提供和转让给他人使用。

3. 违反保密义务

违反保密义务是指行为人违反与权利人约定或违反权利人对商业秘密保守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这种侵权行为是基于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保密义务关系。即使行为人通过合法方式获得和掌握了商业秘密,也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违反保密义务,将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属于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4. 知情侵权

如果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他人以不正当手段侵犯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却仍然获取、使用或披露该商业秘密,也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热门知识

  1. 原产地标记的法律要求
  2. 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
  3. 软件推广应用合作合同
  4.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
  5. 什么样的工商业标记可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6. 商号的定义和作用
  7. 产地标记的作用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