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诉讼途径债务纠纷诉讼程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连带债务法律知识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诉讼途径债务纠纷诉讼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8

 
377512
不真正连带债务属于广义的请求权竞合的一种。请求权竞合是指以同一给付目的的之数个请求权并存,当事人进行选择行使,其中一个请求权因目的达到而消灭时,其它请求权亦因目的达到而消灭。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诉讼途径债务纠纷诉讼程序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债权人请求权的行使

在诉讼程序中,债权人的请求权的行使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请求权的行使,以及债务人之间的内部求偿权的行使。以下是一个例子来进行分析:

某天,王某乘坐李某驾驶的出租车去办事的途中,与张某的面包车发生了碰撞,导致王某受伤,花费了一定的医疗费用。由于张某完全承担了事故的责任,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和张某赔偿20000元的全部损失。

在上述案件中,王某的诉讼请求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一种是王某与李某之间的运输服务合同关系,王某可以基于该合同关系向李某提起违约诉讼。另一种是王某与张某之间的侵权赔偿关系,王某可以向张某提起侵权诉讼。这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是否可以合并审理呢?有人提出,债权人对于不真正连带债务人,有权选择同时起诉,或只起诉其中一个债务人,或分别起诉不同的债务人。债权人对于各不真正连带债务人具有独立的请求权。在允许分别进行求偿的同时,为方便诉讼,也应允许债权人基于两种法律关系向各债务人同时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3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根据该条第2款的规定,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个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根据上述规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同一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必要的共同诉讼。如果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同一种类的情况,比如都是违约或侵权行为,那么应该按照非必要共同诉讼的方式处理。如果诉讼标的不是同一种类的情况,应该分别受理,各自独立作出判决。因此,对于涉及两个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的案件,合并审理是不符合《民诉法》规定的。然而,分别起诉所作出的判决进入执行程序,势必会带来不便。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也增加了法院审理和执行工作的难度。因此,对于有终局责任人的案件,可以将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放在一起合并审理。终局责任人指的是对于多个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发生应最终负责的人。换句话说,尽管各债务人的债务基于不同的法律事实而独立产生,但有时却是由于最终可能归责于一人的原因而引起一系列债务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基于合同和基于侵权原因产生的两种法律关系合并审理。因此,王某对张某和李某的起诉是合理的。对于没有终局责任人的案件,法官应当行使释明权,告知当事人选择一种法律关系进行起诉,否则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裁定驳回对其中一人的起诉。

那么,上述案件中,王某在向李某提起违约诉讼的同时,是否可以另外向张某提起侵权诉讼呢?从理论上讲,债权人对不真正连带债务人具有独立的请求权,债权人有权选择同时起诉债务人或分别起诉。然而,笔者认为,债权人选择同时起诉各债务人,有可能会获得两个胜诉的判决,从而获得双重赔偿。民事赔偿适用救济原则,如果一种损害获得两次以上的赔偿,就构成不当得利。有人提出,如果两次判决都能完全执行,那么其中一次赔偿所得应作为不当得利返还给当事人。然而,在实践中,这种操作根本无法实施。无法确定哪一次获得的赔偿应视为不当得利,必然会在多个债务人之间引发纠纷。此外,侵权诉讼可能会涉及精神损害赔偿,而违约诉讼不包括该项损失。在执行中如何平衡各个债务人之间的利益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因此,笔者认为,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应限制债权人不能同时向不真正连带债务人提起诉讼。

债权人因不同的法律关系先后分别起诉不同的债务人,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可以先审理一案,中止另一案呢?笔者认为,在不真正连带债务纠纷案件中,债权人丧失对其中一个债务人请求权的条件是其利益得到全部填补。如果将其中一案中止,债权人在另一案中胜诉与否的结果不一定能成为该案审理的依据。如果债权人在另一案中败诉,该案可以恢复审理。如果债权人在另一案中胜诉,该案不能恢复审理,而且胜诉的判决有可能无法执行。因此,在不真正连带债务案件中,不能先审理一案,然后中止另一案。而应该分别审理并作出处理。

债务人之间求偿权的行使

严格来说,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多个债务人之间没有主观的共同目的,因此债务的承担并没有分担关系,所以通常不会发生内部求偿问题。即使发生内部求偿问题,也是基于偶然存在于债务人之间的某些法律关系。而且,这种法律关系引起的债务人求偿权通常是建立在终局责任的基础上。例如,在上述案件中,造成王某损失的责任最终可以归于张某的行为。因此,在李某依据服务合同向王某赔偿损失后,李某可以向张某追偿。终局责任的规定有些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例如,根据《保险法》第44条的规定,在财产保险中,如果保险标的因第三者的损害而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在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可以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替被保险人行使对第三人请求赔偿的权利。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3条的规定,如果产品生产者清偿债务后,销售者有责任,那么生产者可以向销售者追偿。然而,法律对于终局责任的求偿权也有例外的规定。例如,《保险法》第67条规定,在人身保险中,如果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疾病等保险事故,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支付保险金后,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连带赔偿责任的处理方法
  2. 什么样的借款属于高利贷
  3. 京东金条逾期会不会影响信用卡额度
  4. 招商银行信用卡6万逾期会坐牢吗
  5. 信用卡逾期1万还不了分期怎么办
  6. 法院判决不当得利之债,请问应该是几年
  7. 抖音主播利用情感维系上票,打着假谈恋爱的幌子,获取利益属不当得利吗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