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6-10
合同主体的合法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1) 自然人作为合同主体时,需要审查其是否具备与签订合同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律师会根据主体的身份证明以及精神和身体状态来做出判断。
(2) 如果合同主体是企业法人、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需要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成立并且是否合法存在。同时,还需要审查其经营范围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资格证明。如果需要特别许可,律师还需要审查是否取得相关许可证照。
(3) 如果合同是由他人代订的,除了要审查委托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合法性之外,还需要审查受托人的身份或资格。律师会根据委托人签发的授权委托证明来审查受托行为是否与授权一致,是否存在超越授权或未经授权的情况。
(4) 当合同涉及担保人时,还需要审查担保人的担保资格。首先,担保人不能是法律禁止担保的主体,除非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情况。其次,担保人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最后,担保人必须具备代为清偿主债务的能力。
合同客体指的是合同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物品(如动产和不动产)、行为和智力成果(如知识产权)等。合同客体合法与否直接影响合同的合法性。如果合同主体交易的是毒品、淫秽物品等禁止交易的物品,合同将因为不合法而无效。同样,如果合同涉及的限制流通物超出了限制范围进行交易,也会导致合同无效。因此,合同客体也是律师需要审查的内容之一。
合同的内容体现了合同主体进行交易或作出其他民事行为的方式、方法、时间、步骤等。特别是《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5种情形,也主要通过合同内容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