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9
法定违约金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类型。在一些法规中,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等,明确规定了违约金的比例。根据合同的内容、违约的性质和程度的不同,确定违约金的方法和数额也不同。
1) 如果相关条例明确规定了违约金比例,那么可以直接按照该比例计算违约金的数额。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35条第5项规定,逾期交货的违约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计算,即按逾期交货总值的万分之三向需方支付违约金。
2) 如果法规只规定了违约金的比例范围,那么需要由受理案件的法院或合同仲裁机关确定具体的比率,才能计算出违约金的数额。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35条第1项规定,供方不能交货的违约金为不能交货部分货款总值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
约定违约金是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一种违约金类型。这种约定违约金合同属于从合同,即主合同无效时,违约金合同也无效。约定违约金合同是一种诺成合同,与定金合同不同,不以预先给付为成立要件。通常情况下,违约行为发生时,违约金合同生效;违约行为不发生时,违约金合同不生效。
违约金合同可以分为概括性和具体性两种类型。概括性违约金合同是指当事人对违约行为不做具体区分,概括约定凡违约即支付违约金。而具体性违约金合同则是针对不同的违约行为所约定的具体违约金,例如约定根本违约违约金、债务不履行违约金、债务部分履行违约金、债务迟延履行违约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