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告起诉中被告名称的问题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2
分歧
在张玮玮起诉留恋山庄一案中,关于原告起诉书中被告名称的错误,是否应该驳回原告起诉,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原告起诉的主体与实际被告不符,应认定原告没有适格的当事人资格,从而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第二种意见认为,在为减少当事人的诉讼负担,方便诉讼的目的下,当原告起诉的被告与实际被告的名称略有差异时,法院应行使释明权,并建议原告更改被告名称。如果原告同意更改被告名称,案件应继续审理;如果原告拒绝更改被告名称,应视为没有明确的被告,裁定驳回起诉。
评析
本文作者支持第二种意见。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起诉的条件之一是“有明确的被告”。这不仅要求被告具备诉讼主体资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应诉,还要求被告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具有准确性和特定性。因此,当原告在起诉书中所写的被告名称与实际被告名称相差较大,导致原告起诉的被告根本不存在,或者根据原告提供的送达地址无法送达应诉通知等法律文书时,应视为原告起诉没有明确的被告,可以裁定驳回起诉。但是,如果原告起诉的被告名称与实际被告名称只有轻微差异,并且根据原告提供的联系方式可以送达应诉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那么原告的起诉并不完全不符合“有明确的被告”的要求,应该允许原告更改被告名称。其次,更换被告的请求是原告的诉讼权利。《民事诉讼法》第51条和第52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尤其是原告有放弃、更换诉讼请求等处分权。根据诉权理论分析,原告主动申请更换被告的请求属于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具有处分权性质的诉讼权利。因此,当事人通过行使诉讼权利来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如果法院忽视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那么当事人的实体权益也无法得到保护。法院只有切实维护原告请求更换被告的诉讼权利,在原告更换被告之后继续审理案件,才有利于法院及时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只有当原告不同意更换被告时,法院才可以裁定驳回其起诉。最后,基于“便于当事人进行诉讼,便于人民法院进行审理”的原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允许原告更改被告。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便于当事人诉讼、减少当事人负担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便于法院及时审结案件、提高审判效率的角度考虑,在审理中发现被告不符合当事人条件时,法院应充分行使释明权,并建议原告更改被告名称。如果原告同意更改被告名称,案件应继续审理;如果原告拒绝更改被告名称,应视为没有明确的被告,裁定驳回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