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4-29
前者的侵权对象是市场秩序、合同管理制度和公私财物所有权。而后者的侵权对象则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信誉,除了公私财物之外还包括荣誉、地位、职务、爱情等。
前者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公私财物,而后者的犯罪对象除了公私财物之外,还包括荣誉、地位、职务、爱情等等。
前者的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后者的主观目的是谋取某种非法利益。
前者采取合同欺骗的方式,通过欺骗手段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而后者则采取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方式进行诈骗。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别人签合同以骗取他人财物的情况,其行为既触犯了合同诈骗罪,又触犯了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在这种情况下,冒充行为是手段行为,签约行为是一种中间阶段的目的行为,二者具有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的牵连关系。按照通说的牵连犯的处断原则,从一重处断,按合同诈骗罪从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