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4-30
根据法律规定,赠与合同可以被撤销的情形之一是受赠人对赠与人或其近亲属进行了严重侵害行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侵害行为必须是严重的,而不是轻微的或一般的侵害行为。受赠人所侵害的对象包括赠与人本人和其近亲属,如配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兄弟姐妹。如果受赠人侵害的是其他亲友,则不适用此撤销情形。
赠与合同可以被撤销的另一种情形是受赠人对赠与人具有扶养义务,但却没有履行这一义务。关键在于受赠人有扶养能力,但选择不履行对赠与人的扶养义务。如果受赠人没有扶养能力或已经丧失了扶养能力,则不产生赠与人撤销赠与的权利。
赠与合同可以被撤销的另一个情形是受赠人未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具体来说,赠与合同中约定了受赠人应承担一定的义务,赠与人已将赠与的财产交付给受赠人,但受赠人未能按约履行其义务。在附带义务的赠与中,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其所负的义务。如果赠与人已将赠与的财产交付给受赠人,但受赠人未能按约履行其义务,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
根据赠与合同的约定,赠与人应当将赠与物交付给受赠人,并转移所有权。尽管在一般情况下,赠与人可以在交付赠与物之前撤销赠与,但对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撤销赠与;受赠人还可以要求赠与人交付赠与物。
赠与人有责任对赠与物的瑕疵负责。一方面,如果赠与物存在瑕疵,赠与人有义务如实告知受赠人;另一方面,赠与人保证赠与物没有瑕疵,因此应对赠与物的瑕疵负责。如果由此导致受赠人遭受损失,赠与人还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