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有期徒刑的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劳动安全法律知识

刑法中有期徒刑的内容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3-03

 
372322
无论是任何企业或者事业单位都害怕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罪,因为它不仅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会给企业或事业单位造成重大损失,阻碍生产发展和经营。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有明确的规定。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在生产、作业中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如果情节特别恶劣,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的刑罚

如果强令他人违反规章制度进行冒险作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如果情节特别恶劣,将受到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

企业、事业单位的认定

在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中,无论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还是非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只要其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都属于对企业、事业单位正常的生产、作业安全秩序的破坏。因此,不管是否属于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也不管企业、事业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如何,只要其客观上属于企业、事业单位,其职工就可以成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

此外,群众合作经营组织、个体经营户的主管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以及无证开采的小煤矿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强令其他从业人员违章冒险作业,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行为也应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

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认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并没有对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的性质作出任何限定。因此,无论企业、事业单位是否以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为主业,只要该单位中有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部门,该企业、事业单位就符合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

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认定

职工的身份要求

在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中,企业、事业单位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合同工、聘任工、长期工、临时工等。然而,这些关系形式并不影响职工是否能成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只要职工在从事本单位的生产、作业活动过程中违反了规章制度,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就构成了重大责任事故罪。

职工的范围要求

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是否符合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要件,关键在于该职工的违章行为是否在其从事本单位的生产、作业活动中违反了有关保障生产、作业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只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在从事生产、作业活动时才可以成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而不管在其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之前从事的是何种工作。

延伸阅读
  1. 盗窃原油新量刑数额巨大
  2. 滥用职权罪的共同犯罪性质
  3. 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否包括3年?
  4. 寻衅滋事罪的最高刑罚
  5. 抢劫行为的法律性质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工会法》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
  2.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3.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解决方案
  4. 职业病鉴定评不上等级能赔偿吗
  5. 公司雇佣童工的法律处罚措施
  6. 童工投诉的法律效力
  7. 非全日制用工的定义和相关知识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