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资金用途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改变资金用途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5

 
370198
在一些资金流转较大的保险公司或者是其他的金融机构里,偶尔会出现擅自改变资金流向而被惩处的案例。那么,在司法实践当中,改变资金用途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提供有关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若改变资金用途,违反国家规定运用资金的,是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一的规定,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违背受托义务的情况下,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若情节严重,对单位将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若违反国家规定运用资金,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挪用公款与挪用资金有什么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挪用资金罪指的是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定罪处罚。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若有挪用资金的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定罪处罚。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挪用资金罪还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资金挪用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若挪用金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金额较大且用于营利活动或非法活动,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挪用本单位资金金额巨大或者金额较大且不退还,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若有挪用资金的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1. 法人挪用资金是否会导致法人代表变更
  2. 向多人借款算非法集资吗
  3. 如果一方在合伙经营中偷偷拿走了钱怎么办
  4. 公司法人挪用借款,借款还需要还吗
  5. 挪用公款75万多少年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领导受贿员工的法律责任
  2.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3.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4.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5. 非法传教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
  6.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