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22
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的自然人联合经营体。
(1)个人合伙必须具备两个以上合伙人,且合伙人仅限于自然人而不能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个人合伙必须具备合伙意思,即合伙协议:
A.书面合伙协议;
B.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的口头合伙协议。
(3)个人合伙的合伙人必须合伙出资,合伙出资可以是资金、实物、技术等。
(4)个人合伙的合伙人应当合伙经营、共同劳动。
【提示】
个人合伙的本质是对外承担连带责任的自然人联合经营体,即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
①个人合伙最显著特征是全体合伙人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②个人合伙适用《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民通意见”)规定:
A.成立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同时适用《合伙企业法》的规定;
B.不成立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不受《合伙企业法》约束。
(1)欠缺书面合伙协议个人合伙的认定:
《民通意见》第50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伙协议,又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但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又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合伙协议的,法院可以认定为合伙关系。
因此,欠缺书面合伙协议个人合伙的认定条件有两个:
A.具备合伙的实质要件;
B.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协议存在。
(2)欠缺共同经营、共同劳动形式要件的个人合伙认定条件:合伙投资和约定盈余分配。
A.公民按照协议提供资金或者实物,并约定参与合伙盈余分配,但不参与合伙经营、劳动的,视为合伙人。
B.公民按照协议提供技术性劳务而不提供资金、实物,但约定参与盈余分配的,视为合伙人。
【提示】
①书面合伙协议是认定个人合伙的首要条件:
A.没有书面合伙协议,可以是经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的口头合伙协议;
B.没有书面和口头协议,也可以是合伙盈余分配约定。
②提供资金、实物或技术性劳务,并约定参与盈余分配,是认定合伙的主要条件。
③是否参加合伙经营、劳动是个人合伙的次要条件,并非个人合伙必备条件。
个人合伙协议是合伙人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和达到共同经济目的而达成的书面协议。
(1)书面合伙协议:合伙人应当对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订立书面协议。
(2)口头合伙协议: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协议,又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但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又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协议的,法院可以认定为合伙关系。
【提示】
①书面合伙协议是区分个人合伙和民间借贷的最关键证据,当事人务必注意签订并保留书面合伙协议。
②口头合伙协议在司法实践中受到严格限制,存在一定的诉讼风险。
《民法通则》第33条规定,个人合伙可以起字号,依法经核准登记,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
因此,个人合伙是否起字号完全取决于当事人自愿,而起字号的个人合伙需要依法经核准登记(一般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不起字号的个人合伙不需要办理工商登记。
但是,起字号并经工商登记的个人合伙一定要有书面合伙协议。
【提示】
①工商登记不是个人合伙强制性规定;
②工商登记也不是个人合伙的成立要件。
《民法通则》第32条规定,“合伙人投入的财产,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
个人合伙财产来源包括合伙投入财产和合伙经营积累财产两个方面:
(1)合伙人投入的财产: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
(2)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
《物权法》第96条规定,“共有人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因此,个人合伙财产的管理规则为:
(1)有约定按照约定管理;
(2)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合伙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即共同管理。
【提示】
合伙组织不是合伙财产所有权人,不独立享有合伙财产所有权;合伙财产由个合伙人共同享有共用权和共有权。
①合伙投入财产归各个合伙人各自所有,只不过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在合伙人之间形成合伙财产的共用关系;
②合伙经营积累财产只能由各合伙人共同享有共有权;
③合伙财产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由全体合伙人共同管理。
《民法通则》第32条第二款规定,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
《物权法》第103条规定,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第104条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第105条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参照本章规定。
根据上述规定,各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是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关系,取决于合伙人之间是否有明确约定:
(1)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有明确约定的,按照协议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
(2)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按份共有。
(3)按份共有的财产份额确定:
A.按照约定份额享有;
B.没有约定份额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
C.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提示】
①合伙投入财产为合伙人各自所有。
②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有可能是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无约定时为按份共有。
③按份共有的份额确定规则分别为:按照约定份额→出资份额→等额。
《物权法》第96条共有人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第97条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98条对共有物的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负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按照其份额负担,共同共有人共同负担。
根据上述规定,合伙人对合伙财产的使用和处分按照以下规则:
(1)有约定按照约定办理;
(2)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A.各合伙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B.处分共有的合伙财产以及对合伙财产作重大修缮的:
①合伙财产是按份共有的:应当经占份额2/3以上的合伙人同意;
②合伙财产是共同共有的: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
【提示】
合伙人对合伙财产使用、处分规则:
①按照约定→②各合伙人都有管理权利义务→③处分、重大修缮:经占分按份共有份额2/3以上合伙人同意/共同共有全体合伙人同意。
个人合伙经营活动包括合伙经营决策、合伙经营事务执行、合伙经营监督、合伙经营结果承担等四个方面。
(1)合伙经营决策权:个人合伙以合伙人有合伙经营活动的共同决定权为原则,但不排除按照多数合伙人或多数份额原则行使合伙共同意志。
(2)合伙经营事务执行权: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由全体合伙人委托合伙人中的一人或数人执行、或者由全体合伙人推举负责人执行。
(3)合伙经营监督权: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共同行使或分别行使。
(4)合伙经营结果承担:合伙负责人和其他合伙人员的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民事责任。
【提示】
①合伙负责人是指由全体合伙人推举产生的对外代表全体合伙人的利益、对内组织经营管理的合伙人。
②合伙负责人执行合伙的经营决策所产生的经营亏损、意外损失和所欠债务等民事义务和责任:
A.对外均由全体合伙人承担;
B.对内如果能够证明是由合伙负责人超越合伙的经营决策所引起的,由合伙负责人个人承担责任。
《物权法》第101条“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1)共同共有财产的合伙人,因没有具体份额,不能转让其个人合伙份额。
(2)按份共有财产的合伙人:
A.可以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
B.其他合伙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提示】
民法通则及其意见没有规定个人合伙的份额转让。
入伙即个人合伙的加入,是指在合伙经营过程中增加合伙人。
(1)书面协议有约定的,入伙按照协议处理;
(2)没有书面协议或者书面协议未约定的:
A.入伙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应当并修改合伙协议;
B.未经全体合伙人同意的,应当认定入伙无效。
【提示】
①入伙是指在合伙经营期间,原合伙人以外的人申请加入合伙并取得合伙人身份的行为。入伙以书面协议同意或者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为生效要件,否则入伙不生效。
②新入伙人对入伙后新产生的合伙债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③我国法律尚无明确规定新入伙人是否应当承担入伙前既存合伙债务。新合伙人是在明知合伙债务存在的情况下自愿加入合伙组织,应当认定为其自愿承担偿还原合伙债务的行为,依法对入伙前既存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退伙即个人合伙的退出,是指合伙人退出合伙经营的行为。
(1)退伙应当允许:
A.合伙人退伙,书面协议有约定的,按书面协议处理;
B.书面协议未约定的,原则上应予准许。
C.因退伙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考虑退伙的原因、理由以及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等情况,确定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2)退伙仍应承担连带责任:
A.退伙人对合伙内部承担约定分担或合理分担合伙债务的按份责任: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合伙人退出合伙时未按约定分担或者未合理分担合伙债务的,退伙人对原合伙的债务,应当承担清偿责任。
B.退伙人对既存合伙债务对外承担连带责任:退伙人已分担合伙债务的,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仍负连带责任。
【提示】退伙人对外承担连带责任仅限于其参加合伙期间既存的全部合伙债务;对于其退伙后新产生的合伙债务不再承担责任。
民法通则及其意见没有规定何种情形合伙人可以退伙,只是规定退伙应当允许的原则。
《物权法》第99条规定,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因分割对其他共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根据上述规定,退伙规则如下:
(1)合伙人有约定不得退伙的:
A.应当按照约定不得退伙;
B.但合伙人有重大理由需要退伙的,可以请求退伙。
(2)合伙人没有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A.如果是按份共有合伙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退伙;
B.如果是共同共有合伙人,在合伙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退伙。
(3)因退伙对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提示】
退伙原因包括自愿退伙、自然退伙和开除退伙三种情况。
(1)有书面协议的,按协议处理;
(2)没有书面协议:
A.协商处理;
B.协商不成的:
①合伙人出资额相等:应当考虑多数人意见酌情处理;
②合伙人出资额不等:按照出资额分配。
【提示】
参考《物权法》第100条规定,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并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
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应当分担损失。
根据协议约定或者实际情况,全体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的亏损应按照以下规则承担或者分担:
A. 如果协议中明确约定了债务承担比例或者出资比例,那么按照约定的比例分担。
B. 如果协议没有明确约定债务承担比例或者出资比例,那么可以按照约定的或者实际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担。
C. 对于那些造成合伙经营亏损的合伙人,根据其过错程度,应相应地多承担责任。
合伙债务由合伙人根据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A. 如果合伙人以个人财产出资,那么以合伙人的个人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B. 如果合伙人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那么以其家庭共有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C. 如果合伙人以个人财产出资,并且合伙的盈余分配所得用于其家庭成员生活,那么应当先以合伙人的个人财产承担,不足部分以合伙人的家庭共有财产承担。
个人合伙的最显著特征是,全体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的亏损在对外关系上应负连带责任。即使是只提供技术性劳务而不提供资金或实物的合伙人,在合伙经营的亏损方面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个人合伙既有合伙债务又有个人债务时,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偿还债务。根据个人合伙的特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1. 根据合伙人对合伙债务对外无限连带责任的规定,如果合伙人无力清偿合伙债务,其他合伙人应代偿。代偿后,代偿人取得追偿权,合伙债务转化为个人债务,与其他个人债务的债权人享有同等权利。
2. 根据个人合伙联合体的特点,合伙人的个人债务应首先用其本人的家庭财产承担。只有当家庭财产不足以清偿时,才能使用合伙财产进行偿还,其他合伙人不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办事机构的个人合伙的诉讼应由办事机构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对于没有办事机构的个人合伙,如果被告注册登记地有人民法院,则由该法院管辖。如果没有注册登记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都有管辖权。
在个人合伙的诉讼中,全体合伙人是共同诉讼人。全体合伙人可以推选代表人,并由全体合伙人出具推选书。对于雇佣在合伙组织中的人员在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雇主是诉讼当事人。如果个人合伙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那么该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都是共同诉讼人。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个人合伙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的税收政策和征税办法由国家财税主管部门制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离婚时涉及分割个人合伙的财产权益。如果一方以夫妻共同财产与他人合伙经营,那么入伙的财产可以分给一方所有,并且分得入伙财产的一方应给予另一方相当于入伙财产一半价值的补偿。如果合伙企业中的出资以一方名义进行,另一方不是该企业合伙人,那么在离婚案件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根据相关批复文件,如果个人合伙成员在从事经营活动中不慎死亡,其他合伙成员没有过错的话,他们不应负赔偿责任。但是,作为合伙经营的受益人之一,其他合伙成员应给予死者家属适当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