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公布他人隐私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法律知识

网上公布他人隐私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3-26

 
369387
一些人在跟他人吵架的时候,会选择咋网上公布他人隐私,让对方丢面子或是让别人认清他的真面目。但是,选择在网上公布他人隐私的做法并不合理,很多人也觉得这种行为不对,网上公布他人隐私违法吗?看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以下行为之一构成侵犯隐私权的行为:(1)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2) 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3)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治安管理处罚;(4)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5)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6)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个人信息泄露后的维权措施

为了维护个人权益,遭受个人信息泄露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收集证据线索:及时记录对方的电话或邮箱地址等有用信息,以便维权和协助其他受害者。2. 向相关部门报案: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以保护个人权益和备案。根据刑法规定,涉及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可介入调查。3. 提醒亲朋好友防止被骗:及时通知身边的亲朋好友,提醒他们加强防范,以免受骗。4. 委托律师维权:若个人重要信息丢失,并且掌握了相关线索,可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确认有侵权行为,可利用法律手段维护个人权益。对于消费过程中的信息泄露,可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最新隐私保护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通过以上措施和法律规定,个人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延伸阅读
  1. 微信公证法律效力的思考
  2. 司法赔偿案件中的不公开质证条件
  3. 个人隐私的保护及违法行为
  4. 结婚证网上可以查出来吗,法律有哪些规定
  5. 一、公开散布他人隐私的刑事责任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2. 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
  3. 名誉侵权的法律后果
  4.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5. 窃听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6. 手机号是否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7. 微信上被骗了钱怎么办?还可以追回吗?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