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2-23
根据《民法通则》第87条的规定,当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人数超过两人时,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
连带债权的目的在于确保债权人的利益。在按份之债中,每个债务人仅就自己的份额向债权人负清偿义务,如果其中一个债务人无力清偿时,其他债务人无清偿的义务。而在连带之债中,每个债务人对债务负有全部清偿的义务,债权人有权要求任何一个债务人履行全部义务,因此所有债务人以其所有的财产作为债权人债权实现的责任财产。当其中一个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向其他债务人提出请求,这对债权人非常有利。然而,对债务人而言,连带之债加重了债务人之间的责任,因此除非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特别约定,否则不得适用连带之债。
债权人可以将其所享有的债权转移给第三人,这被称为债权让与。债权人让与其债权的必备条件是债权人有对该债权的处分权。处分权是所有权的权能之一。然而,对于连带债权人而言,是否具有债权的处分权是一个问题。每个债权当事人是否有对债权的处分权呢?如果任意一个债权当事人都有对债权的处分权,那么他对债权的处分很可能会侵害到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违背其他当事人的意愿,可能导致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受损。例如,其中一个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其他债权人的那部分债务也会相应免除。如果其他债权人不想免除债务人的债务,那么就不利于保护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这不符合法律的价值趋向。
如果任意一个债权人对债权没有处分权,连带债权人在外部表现为连带关系,在内部是按份的关系。每个债权当事人对自己所实际享有的那部分债权是否有处分权呢?如果有,那么能否将该部分债权转移给第三人呢?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有权将自己所实际享有的那部分债权转移给第三人,但是需要得到其他债权人的同意。我认为这是为了保护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任何债权人都可以向债务人主张履行债权,其他债权人有向该债权人追偿的权利。债务人的履行导致债权消灭,其他债权人只能向主张债权的债权人请求偿还,不能再向债务人主张。正是基于此,法律赋予了其他债权人同意的权利。其他债权人认为处分债权的当事人的行为可能会损害自己的债权利益,可以表示不同意。如果认为不会损害自己的债权,就可以表示同意。对债权的处分完全由其他债权人自行决定,同时也使得该债权人承担无法履行的风险。
因此,连带债权人对所享有的债权有处分权,这里的处分权是对自己所实际享有的部分的处分权,而不是对所有债权的处分权。然而,出于对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应该赋予其他债权人同意的权利,作为对债权处分的限制条件。
收到通知书的债权人应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未收到通知书的债权人应在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债权人如果未按期申报债权,应视为放弃债权。债权申报期满后,在清算结束前,债权人申报债权并提出延期申报的理由,清算组可根据其理由是否充分决定是否接受其债权申报。债权人申报债权时,应在债权申报书中明确提出债权内容、数额、债权成立的时间、地点等有关事项,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合同书等,以便清算组进行审核,为清偿债务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