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8
根据相关规定或与委托人协商,律师的收费方式可以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不同形式。对于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即使委托人已被告知政府指导价,但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的情况下,律师事务所可以选择实行风险代理收费。
风险代理收费是指律师事务所在接受委托时,只收取基础费用,而其余的服务报酬则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事先约定。这些约定包括委托事项应实现的目标、效果以及支付律师服务费的时间、比例和条件等。如果达到了约定的条件,委托人将按约定支付费用;如果不能实现约定的目标,委托人将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然而,以下情形不得采取风险代理收费:
此外,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也禁止实行风险代理收费。
律师事务所在实行风险代理收费时,应与委托人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明确双方应承担的风险责任、收费方式以及收费数额或比例。最高收费金额不得超过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
律师不得私自收费,委托人支付的费用应直接交付给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律师不得直接向委托人收取费用。如果委托人委托律师代交费用,律师应及时将代收的费用交付给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不得开具非正式的律师收费凭证。此外,律师不得索要或获取除法律服务费用之外的额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