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9-13
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最重要条件是投资人必须是一个自然人,且只能是一个人。如果投资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则不符合独资企业的要求,而属于共同投资。如果投资人是法人而不是自然人,则不属于个人投资,而是团体投资。即使是由一个法人独资设立的企业,也不能算作个人独资企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许多家庭,尤其是夫妻之间,财产并没有分割,而是共同所有。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允许将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来设立个人独资企业,但需要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说明,以便在承担企业债务责任时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这种情况,法律规定应当面对现实,不应绕开实际问题,因此在个人独资企业法中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至于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是否会产生矛盾,实际上是不会的,因为在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过程中始终只有一个投资主体,而不涉及两个自然人。至于这个投资人用作投资的财产来源,在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并未作出规定,也未禁止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投资。在中国,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背景开办个人独资企业的情况将不会是个别情况,关键是只能以一个自然人的名义投资,并明确相关的法律关系。
个人独资企业是一个经营实体,必须有自己的企业名称,以区别于其他企业,以便被识别。个人独资企业法对企业名称的确定采取宽松的原则,不限于只能使用投资人的姓名作为名称,而可以自行选择商号,但不能超出法律许可的范围。
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还必须与其责任形式和经营业务相符合。这项规定是在法律审议过程中增加的,其目的在于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不应与其他责任形式的企业名称混淆。例如,称为公司的企业应具有公司特征,名称应根据公司法规定确定;而个人独资企业与公司有区别,不应使用公司的名称。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还应与其经营状况相符,不应在企业名称上误导或欺骗消费者,应有利于促进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秩序。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必须进行出资,没有出资就无法设立企业,这是设立企业的必要条件。出资的数额由投资人申报,法律并未规定出资的最低限额,与设立公司不同。由于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承担无限责任,投资人的财产与个人财产难以分离,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资金,因此规定最低限额没有实际意义。
个人独资企业法仅规定了必须有出资,而没有限定资金来源。投资人必须合法出资,在守法的前提下,投资人的资金可以是自己的、家庭共有的、借来的或者是亲友支持的,这些在法律中没有限定,也是允许的。出资的形式也没有规定,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现金、实物或者其他财产权利。这样的规定符合自然人出资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投资人通常也是所有者兼经营者。
个人独资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应具备与所经营项目相适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以确保企业的实际运营,而不仅仅是一个空壳子。将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作为必备条件有利于提高个人独资企业的质量,稳定经营,并方便交易相对方,也可以与一般小型商贩区分开来。
个人独资企业的从业人员应当是在企业中从事经营业务的人员,没有从业人员是不可能有企业活动的。只有具备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素质的从业人员,才能确保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达到合格要求。因此,个人独资企业法将“有必要的从业人员”规定为企业设立的条件。在这项条件中,从业人员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经营实体不可能没有从业人员。关键是要有“必要的”从业人员,具体要求将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具体规定。
根据上述条件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在程序上的要求相对简便易行。可以说,这从法律上体现了鼓励和支持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并为个人独资企业提供了适宜的法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