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纠纷案件庭审要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继承纠纷案件庭审要领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25

 
365023

一、庭前准备阶段

1、审查诉讼管辖的形式是否准确。

2、核实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否适格,是否需要追加当事人,以及未参加诉讼的继承人对继承的立场。

3、初步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庭审阶段

1、核对当事人的身份。

2、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

3、调查案件事实,包括确定被继承人的死亡时间、继承人的身份、被继承人的遗产范围、被继承人的外债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等。

4、组织举证和质证,确立当事人的诉辩意见和焦点。

三、调解

继承纠纷案件的诉讼技巧

在打官司之前,应该认真思考为什么要打官司,通过打官司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打官司的意义有多大。避免冲动行事,可能导致得不偿失。

继承纠纷案件的证据

一、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1、证明当事人为合法继承人,应提供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或公安机关等出具的证明。

2、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还应提供监护人的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

二、证明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

1、证明法定继承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

(1)被继承人死亡证明书。

(2)证明被继承人为养子女的,应提供收养关系的证明书。

(3)证明被继承人抚养无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人或抚养较多的人的,应提供居委会、村委会或被继承人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

(4)其他法定继承人已死亡或放弃继承权利的,应提供相应的证明。

2、遗嘱继承的证据:

(1)公证遗嘱的,应提供公证机关的公证书。

(2)代书遗嘱的,应提供代书遗嘱书并提交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在场见证人的证明。

(3)自书遗嘱的,应提供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的自书遗嘱书。

(4)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的,应提供有关录音带并提供两人以上无利害关系在场证人的证明。

(5)口头遗嘱的,应提供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在场见证人的证明。

三、证明被继承人财产范围的证据:

1、证明有房产的,应提供房产证或购房合同、交款发票或出资证明。

2、证明有银行存款并申请法院调查的,应提供银行账号;证明有股票并申请法院调查的,应提供股东代码、资金账号;证明有车辆的,应提供行驶证、车牌号。

3、证明被继承人在公司拥有股权的,应提供该公司的工商登记情况、出资的证明等。

4、证明被继承人有债权债务的,应提供证明债权债务存在的相关证明。

四、有具体诉讼请求金额的,应提供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由于遗产继承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的一种,一般情况下原告承担最初的举证责任。如果提出的证据不充分,可能会导致不利的判决。

延伸阅读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 什么属于离婚后财产继承
  3. 房屋产权年限的法律规定
  4.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方法
  5. 因环评原因,企业拆迁补偿很低的解决途径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网上税务举报的证据类型
  2. 伪证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3.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
  4. 诉讼费用及其构成
  5.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6. 先予执行的操作流程
  7. 向法院提起财产保全需要多久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