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22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征地程序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包括建设项目许可、告知征地、征地调查、征地听证和征地安置和补偿。然而,在实践中,征地程序违法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其中,违反征地流程顺序是主要问题之一。例如,一些征地项目在未经过农用地转用审批和征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征地,或者未按照法定程序公告补偿协议等。
时间和空间对于征地程序规定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明确实体目标和实体权利。然而,在实践中,违反时间和空间限定的情况也比较普遍。比如,一些征地补偿标准规定了具体的时间范围,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此外,在辖区设定和决定过程的公开范围方面,征地机关往往遮掩和回避,导致被征收人无法及时主张权利。
作为程序构成要素的方式是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必须以一定的方式为载体。然而,在征地程序中,违反法定方式的情况也较为普遍。例如,一些审批部门以口头或电话形式批准征地,而不按照书面形式进行,违反了法定的方式要求。
征地补偿标准的具体标准和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以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如果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能保持被征地农民的原有生活水平,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
征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是用地单位支付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补偿费用。青苗补偿费是用地单位支付给种植青苗的单位和个人的补偿费用。附着物补偿费是用地单位支付给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所有者的补偿费用。安置补助费是用地单位支付给被征地单位安置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的补偿费用。
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由被征地单位收取后进行处理。土地补偿费、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安置补助费的归属和使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以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安置单位,也可以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用于支付保险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