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及待遇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05
一、工伤赔偿的项目
一、职工受伤未死亡的情况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受伤但未死亡的职工,其应获得以下赔偿和待遇:
- 医疗费
- 住院伙食补助费
- 交通食宿费
- 辅助器具费
- 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
- 停工留薪期内陪护费(单位)
- 生活护理费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伤残津贴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职工死亡的情形
当职工发生死亡时,其家属可获得以下赔偿:
- 丧葬费,计算公式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
- 供养亲属抚恤金
- 配偶每月抚恤金=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40%
- 孤寡配偶每月抚恤金=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40%+10%)
- 其他亲属每月抚恤金=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30%
- 其他孤寡亲属每月抚恤金=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30%+10%)
以上配偶及其他亲属所得抚恤金之和不得超过工亡职工本人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金额为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三、特殊工伤事故后果下的赔偿情况
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伤事故后果,赔偿情况如下:
- 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工资照发(单位)
- 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受供养亲属抚恤金
- 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工亡待遇
工伤和视同工伤的构成
一、工伤的构成
根据相关规定,职工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应被认定为工伤: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 患职业病
-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视同工伤的构成
职工满足以下情形之一,视同工伤: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构成工伤事故责任的条件
一、劳动关系存在
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必须存在劳动关系。
二、人身伤害
职工必须遭受人身伤害。
三、伤害发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
职工的人身伤害必须发生在其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四、事故是导致职工受损的原因
事故必须是导致职工受到损害的原因。
五、事故非职工自身故意引起
事故不得是由于职工自身故意引起。
六、职工没有违反法律禁止的行为
工伤职工没有违反法律禁止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