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4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条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因此,在未签订主合同的情况下,先签订担保合同是无效的。按照法律规定,应该先签订主合同后再签订担保合同。
第五条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担保人可以拒绝履行担保。
担保人,又称保证人,在借款人不履行债务,即不还钱时,担保人原则上是要按照约定履行担保责任,代为还本付息的。然而,担保人并非不可以拒绝履行担保。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担保人就可以不再承担担保责任,拒绝履行担保。
担保人拒绝履行担保责任的常见情形如下:
担保人可以部分或全部免责。例如,如果担保合同因内容违法而被认定为无效,担保人可以拒绝履行担保。若担保人有过错,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如果主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骗取担保人提供担保,担保人不承担责任。
如果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担保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担保,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时,应当取得担保人书面同意。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的,担保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例如,借款双方协商更改还款日期,未获得担保人书面同意的,担保人可以拒绝履行担保。
如果担保合同未成立,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
在担保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时,应当取得担保人书面同意。担保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例如,借款双方协商决定由其他人偿还借款,未获得担保人书面同意的,担保人可以拒绝履行担保。
如果超过担保期间,担保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