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的定义和赔偿流程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法律知识

行政赔偿的定义和赔偿流程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25

 
363811
每个人都会犯错,并且这种错误有时不仅对自己产生影响,对他人也是一种伤害,特别是国家行政主体。如果他们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那么公民权益就会受到很大侵害。所以这种情况公民就可以要求赔偿,这种赔偿称之为行政赔偿。那么行政赔偿的定义和赔偿流程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在本文中主要解答行政赔偿范围是怎样的,赔偿程序有哪些这个问题。

行政赔偿的定义

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国家负责受害人赔偿的制度。

行政赔偿的范围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为。对于侵犯人身权的行政赔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 违法拘留或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2. 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3. 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4. 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5. 其他违法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

行政赔偿的流程

行政赔偿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申请赔偿与受理立案

1. 政策法规处作为行政赔偿案件的受理机构,负责对赔偿请求进行初步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2. 请求赔偿应由请求人填写《行政赔偿申请登记表》。如果特殊情况下不能以书面方式提出申请,可以口头方式提出,由受理机关承办人员代为填写并作出笔录,并由当事人签名。

审查

1. 审查赔偿申请是否属于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赔偿范围。2. 判断是否存在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不予赔偿的情形。3. 判断请求人是否符合国家赔偿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4. 判断是否应由本机关予以赔偿。5. 判断赔偿请求是否已超过时效。6. 判断请求赔偿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

行政赔偿案件的办理

1. 对已立案的行政赔偿案件,由案件受理机构送交相关业务工作部门办理,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由案件受理机构直接办理。2. 承办部门应在一个月内对赔偿请求提出予以赔偿或不予赔偿的意见,并连同相关材料报送政策法规处进行审核。3. 政策法规处应在法定期限内对承办部门的意见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本机关分管负责人审核同意,并报本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4. 司法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赔偿条件的赔偿决定,应制作《行政赔偿决定书》。5. 对不符合法定赔偿条件的赔偿决定,应制作《不予行政赔偿决定书》。这两种决定书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署,并加盖机关印章,然后送达赔偿请求人。6. 对于本机关不负有赔偿义务的申请,应通知赔偿请求人向具有赔偿义务的机关提出申请。如果赔偿义务人是其他司法行政机关,也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将案件移送给具有赔偿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

行政赔偿的执行

负有赔偿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赔偿决定。
延伸阅读
  1. 补偿不合理不搬迁会有什么后果
  2. 当事人对海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
  3. 我国出口产品侵权的法律处罚与赔偿
  4. 家庭暴力的刑事处罚
  5. 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及其理解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劳动能力丧失国家赔偿标准
  2. 国家赔偿标准2024
  3. 诈骗取得国家赔偿算是诈骗吗
  4. 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怎么赔偿法条依据
  5. 交通事故牙齿赔偿标准
  6. 如何执行无力偿还法院判决
  7.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美容院员工正式聘用合同范本
  2. 旅行社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3. 家政服务员劳动协议书范本
  4. 程序员用工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