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怎么定罪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过失犯罪怎么定罪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05

 
356758

一、过失犯罪怎么定罪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定罪需具备非法行为预知可能出现不良后果,因疏忽未预知或预知却过分相信可避免的条件。

仅针对法律明文规定之过失犯罪,方需承担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行为模式大致分为疏忽大意与过于自信两类。

前者为行为人因疏忽未能预见潜在危害;后者则为行为人虽预见危害,却过度自信能避害,终致危害结果发生。

在刑罚方面,过失犯罪相较于故意犯罪往往更轻,因其主观恶性相对较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

根据《刑法》过失犯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一)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处罚上,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明显要小,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

二、过失犯罪应承担什么责任

在通常情况之下,所谓过失犯罪,即个人应当预见到自身的行为有可能引发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或损害的结果,却由于缺乏必要的警惕或者过分轻信所导致的疏忽大意,以至于实际发生了这样的危害结果,那么就符合过失犯罪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值得强调的是,过失犯罪仅在其导致了严重危害到社会利益或公共安全的结果时,才会被刑法视为犯罪行为,并要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及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对于过失犯上述罪行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若情节相对轻微,则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非仅仅体现于行为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更重要的是它在客观层面上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这类犯罪行为均已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除需承担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之外,过失犯罪者还有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

以上是关于过失犯罪怎么定罪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延伸阅读
  1.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判决问题
  2. 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条件会有什么
  3. 掩隐罪算过失犯罪吗
  4. 过失犯罪的特点是哪几项
  5. 犯罪既遂的成立要件

犯罪热门知识

  1.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概念及区别
  2. 犯罪未遂的定义和分类
  3. 犯罪中止的适用范围
  4. 犯罪中止的法律效力
  5. 医疗事故罪刑罚配置的缺陷及改进路径
  6. 犯罪构成与违法性质之辨析
  7. 套现从犯量刑多久结案的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