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31
一、取保候审保证人承担什么责任
1.对被保证人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尽职尽责的监管。
这其中包括了对被保证人是否未得到公安机关的特殊许可而擅自离境的监查。
当被保证人因特定原因需离开住所所在的行政区域,则必须实施有效的约束机制,督促其向执行公安机关提出明确的申请,并等待审批通过后方可行动;同时,还需对被保证人在司法机关传唤时能否按时到达现场进行严密监控;此外,被保证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提供真实证言的行为也将受到严格的监督;最后,被保证人不得进行串供、销毁或篡改证据的行为也是我们监管的重点之一。
2.一旦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存在或已经出现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立即向执行机关进行详细汇报。
例如,保证人在履行保证义务的过程中,如若发现被保证人试图逃离或已实际逃离,或者发现被保证人在未获得批准的情况下离开住所所在的行政区域外出办事,以及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存在销毁、篡改证据、串供等行为,均应立即且毫不拖延地向执行公安机关进行详实的报告。
3.保证人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自己的保证义务,如若未能履行该项义务,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保证人未能履行保证义务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首先,如果被保证人存在未经执行公安机关批准便离开住所所在的行政区域,在司法机关传唤时未能按时到达现场,或者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提供真实证言,销毁、篡改证据或串供等行为,而保证人又未能及时向执行公安机关报告此类情况,那么执行公安机关有权做出决定,对保证人施以适当的罚款处罚。
如果情节严重,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五十六条;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的行为,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二、取保候审保证人的义务都有什么样的
你要是给别人当了取保候审的担保人,那可得负起责任来哦!具体都做些什么呢.首先得看好那个被你担保出来的人,确保他老老实实地按照规矩办事儿。
如果他有啥不妥的地方,比如跑出去了或者又犯事儿了之类的,你得赶紧告诉负责看管他的人。
当然啦,如果你也有错的话,可能会被罚钱,严重的话还可能要坐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