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的适用范围和决定权限:专业律师的指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回避的适用范围和决定权限:专业律师的指南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10-31

 
349125

人民警察回避的适用范围和决定权限

回避的适用范围

在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人民警察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人民警察回避:

  1. 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2. 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回避决定权限

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则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条文释义

回避的定义和目的

回避是指办理治安案件的人民警察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而退出或不参与调查处理工作的制度。回避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警察能够客观、公正地处理治安案件,防止人民警察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而徇私舞弊,影响案件公正处理。

回避的两种类型

回避分为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两种。自行回避是指人民警察或公安机关负责人在具有回避情形时主动向所在公安机关或有权决定的公安机关负责人提出不参与相关案件调查处理工作的行为。申请回避是指人民警察应当回避却没有自行回避,或者不认为自己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没有回避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申请,要求其回避。

回避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条规定,应当回避的情形包括:

  1. 公安机关负责人或办案人民警察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包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和被侵害人。
  2. 公安机关负责人或办案人民警察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即案件的处理结果直接涉及该负责人、人民警察或其近亲属的利益。
  3. 公安机关负责人或人民警察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包括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战友关系、同乡关系或存在个人恩怨或其他利益冲突等情况。

回避决定权限

根据本条规定,回避决定权限分为两种:

  1. 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即办案人民警察所在的公安机关。
  2. 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即公安机关的行政首长。

上级公安机关对下一级公安机关具有监督职能,因此,公安机关的行政首长有权决定本机关其他负责人及人民警察的回避。

延伸阅读
  1. 公益信托的概念、类型及运用有哪些内容
  2. 公司破产清算由谁完成
  3. 买卖合同催款律师函
  4. 逮捕证发了好久判
  5. 企业常年法律顾问收费标准

治安管理处罚法热门知识

  1. 行政案件不适用快速办理的情形
  2. 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3. 二级残疾能治安拘留吗
  4.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5. 治安罚款有案底吗
  6. 110可以举报骚扰电话吗?你的权益将得到保护吗?
  7. 摆摊占道经营处罚标准
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投标书范本
  2. 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3. 装饰工程分包协议(公司对公司)范本
  4. 公司股份有关的婚前财产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