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4-12-27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强调了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学界对我国法律文书和裁判文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尽管我国在重视实体和程序、办案和文书的平衡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刑事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仍然存在不规范和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对疑难案件和被告人不认罪犯罪案件的裁判文书制作中的论证与说理不足。这一问题对司法权威的公信力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根据多年的司法实践,对刑事裁判文书论证与说理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司法权威的公信力来源于法院的中立地位和法院裁判理由的说明。法院通过裁定书和判决书向社会公布审理结果。为了取得公信力,法院需要公开判决理由,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审判结果,并通过充分的论证和说理来以理服人、以理取信于民。因此,提高刑事裁判文书质量,增强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对于提高司法权威的公信力至关重要。
2、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对于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反映民众意见起着重要作用。在提高公众法律意识的前提下,通过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来实现判决与公众意见的一致性尤为重要。民众的法律意识会在与自己现实生活相关的具体案例中培养起来。通过合理的论证与说理,让社会和民众相信判决的公正与合理,从而接受判决内容,对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律知识和法制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3、对于疑难案件和被告人不认罪犯罪案件的裁判文书,论证与说理尤为必要。这些案件不仅受到法外因素的影响,还面临着价值判断的挑战。法官在对抗的当事人之间进行论证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充分,依据法庭查证的事实和证据做出的裁判,被告人就会自动放弃狡辩,认罪、服判,也可避免案件的上诉和申诉,真正达到挽救和教育罪犯的目的。
4、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对于提高法官司法实务水平和推进法官职业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在公民法律知识普及的背景下,社会对职业性法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法官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社会监督力度也在加强。因此,裁判文书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标志,法官的职业化水平体现在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中至关重要。只有法官具备驾驭法庭审判的能力,研究、推理、分析、判断、解决各种复杂疑难案件的能力,以及演绎、归纳、论证、说理的文字功底,才能将审结的案件以规范的法律用语、简洁的文字方式、有力的论证表达出来,展现出一份让人信服、公正、具有司法权威的裁判文书,从而提高法院在社会上的公信力,真正实现司法为民、保护人民、打击犯罪的目标。
刑事裁判文书的论证离不开审判活动,法院只有在依法审理个案后才能做出结论性的裁判结果。
1、裁判文书应基于审理活动中查明的案件事实。裁判文书应尽可能反映庭审活动的全过程,并根据庭审中查明的事实和证据来制作裁判文书。除了遵循最高人民法院的文书样式规定外,裁判文书的内容应全面反映庭审活动。裁判文书的制作应根据个案情况,既要长则长,短则短,又要简洁明了。
2、法院裁判文书应客观反映控辩双方的意见。在刑事案件诉讼过程中,大部分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诉。裁判文书应综合叙述指控的犯罪事实和提供的证据,并对被告人的陈述、辩解和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进行客观反映。裁判文书应对辩方提出的观点进行具体分析和列举,以突出依法论理的充分论证。
3、审理查明的事实是裁判文书的核心和判决的基础。制作刑事判决书,首先要清楚地叙述事实。对查明的事实要进行归纳性论证,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裁判文书应详细叙述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被告人的动机、目的、手段,实施行为的过程、危害结果和被告人在案件发生后的表现。对于一人犯数罪的案件,应按罪行主次的顺序叙述;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应以主犯为主线进行叙述。裁判文书应以庭审中查明的事实作为认定案件的充分根据和理由。
4、对证据的论证是裁判文书中认定事实的依据。证据的采纳应以庭审举证、质证的证据为前提,并通过具体分析和认证来证明判决所确认的事实。对于被告人认罪案件和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裁判文书中的证据部分可以简化,只需说明证据的名称和所证明的事项即可。对于疑难案件和被告人不认罪案件,裁判文书应列举证据的来源和证明的主要内容,并以论证的方法归纳引用,尽量使用法律术语,避免抽象、笼统的说法。
5、证据应具体明确。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和控辩双方的异议情况,裁判文书中的证据论证可以因案而异。对于简单案件或双方无异议的证据,可以集中表述;对于复杂案件或双方有异议的证据,应进行具体分析和认证,并在裁判文书中反映庭审的举证、质证和认证过程,突出依法论理的充分论证。对于一人犯数罪或共同犯罪案件,可以逐项或逐人逐罪叙述证据,进行具体分析和认证。
通过充分的论证与说理,刑事裁判文书能更好地反映庭审活动的全过程,提高司法权威的公信力,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挽救和教育罪犯,促进法官司法实务水平的提高,推进法官的职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