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权与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姓名权与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4-06

 
348735

姓名权与名称权的法律意义

姓名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称权则是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等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其名称,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姓名权的法律内容

姓名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姓名决定权:自然人有权选择特定文字作为自己的姓名,这是自然人的基本权利。自然人可以由父母选定姓名,也可以自己选择。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或随母姓。此外,自然人还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名字、笔名、艺名等。
  2. 姓名使用权:自然人有权使用自己的名字并排除他人使用的权利。自然人对自己的姓名享有专用权,可以在民事活动中使用姓名,并许可他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自己的授权使用姓名。同时,自然人还有要求他人正确使用其姓名的权利。
  3. 姓名变更权:自然人有权依法对自己已经登记的姓名进行改变。但姓名变更需要遵循法定条件和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根据我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需要经本人或父母、收养人申请变更登记,而18周岁以上的人需要本人申请变更登记。

名称权的法律内容

名称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命名权:社会组织的名称是其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相互区别的标志。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有自己的名称是法人成立的前提条件。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都有权自主命名。
  2. 使用权:社会组织对其名称享有专用权,可以排除任何人的干涉与妨碍。但在使用名称时也有限制,例如不得使用有损国家、公共利益的名称,不得使用外国国家名称、政党名称等。
  3. 变更权:已经登记注册的名称可以依法变更,但需要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后,一般在1年内不得申请变更。
  4. 转让权: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企业名称可以随企业或一部分一并转让,但只能转让给一户企业,并需经原登记主管机关核准。

侵犯姓名、名称权的情况

侵犯他人姓名、名称权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干涉:干涉他人姓名、名称的决定、使用或变更,强迫他人改变姓名或名称。
  2. 盗用:未经他人同意或法律许可,使用他人的姓名或名称。
  3. 假冒:冒名顶替,冒充他人的姓名或名称,或利用与他人相同或近似的姓名或名称参与民事活动。

当姓名、名称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赔偿数额应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确定。如果侵害他人姓名、名称权而获利,侵权人除应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外,其非法所得也应予以收缴。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自然人的姓名权受到侵害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名称权遭受侵害为由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法院不受理。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七条、第九十九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延伸阅读
  1. 名誉权和姓名权的关系
  2. 餐饮公司侵犯女明星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处理方式
  3. 侵犯人身权的归责原则
  4. 什么情况下有精神赔偿
  5. 离婚子女有权决定自己的姓氏吗

行政许可法热门知识

  1. 谎报刑事案件的处罚
  2. 被判刑后非直系亲属的会见权
  3. 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问题
  4. 餐饮无照经营的处罚方式
  5. 工商查出卖假酒怎么处理
  6. 个体工商户转让后债务承担怎么承担
  7.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什么原则
行政许可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