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法律知识大揭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程序法律知识

拍卖法律知识大揭秘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23

 
348374

拍卖的法律术语及基本原则

拍卖当事人

拍卖当事人包括拍卖人、委托人、竞买人和买受人。拍卖人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委托人是委托拍卖人拍卖物品或财产权利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竞买人是参加竞购拍卖标的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买受人是以最高应价购得拍卖标的的竞买人。

拍卖标的

拍卖标的是委托人委托拍卖人以拍卖方式出售的其所有或依法可以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

拍卖的费用

拍卖人对保险、图录刊登、包装运输、文物火漆、鉴定估价等酌情向委托人和买受人双方收取的相应费用称为应计费用。

拍卖的价格

成交价,又称为落槌价,指拍卖会上拍卖师落槌决定拍卖标的售予某一买受人的价格。参考价,又称为估价,指拍卖人印制的拍卖图录上对每件拍卖标的的明示价格。拍卖底价,又称为保留价,指拍卖人与委托人对其委托的拍卖标的的共同商定,并在委托书上标明的最低出售价格。

拍卖的费用和收益

佣金,又称为代理费,指拍卖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成交后向委托人、买受人收取的服务费用。拍卖收益指拍卖人在拍卖成交后支付给委托人的出售拍卖标的的款项净额,即成交价扣除佣金及委托人应付应计费用后的余额。

拍卖的基本原则

我国拍卖法中已确认公开、公平、公正及诚实信用为拍卖活动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拍卖的定义及经济学观点

拍卖的定义

拍卖是一种市场状态,是一种买卖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定义,拍卖是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的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经济学观点

美国经济学家麦卡菲认为,拍卖是一种市场状态,此市场状态在市场参入者标价基础上具有决定资源配置和资源价格的明确规则。经济学界认为,拍卖是一个集体决定价格及其分配的过程。

拍卖的好处

拍卖通过一个卖方(拍卖机构)与多个买方(竞买人)进行现场交易,使不同的买方围绕同一物品或财产权利竞相出高价,从而在拍卖竞价中去发现其真实价格和稀缺程度。拍卖避免了交易的主观随意性,更直接地反映市场需求,最终实现商品的最大价值。
延伸阅读
  1. 婚后共有财产的法律概念
  2. 法庭上是否需要自行辩护?
  3. 劳动关系的法律定义和特征
  4. 合同纠纷起诉流程
  5. 法院对个人财产的没收是否可以追回

拍卖法热门知识

  1. 知识产权评估的实施
  2. 肇事车法院可以拍卖吗
  3. 被执行人是否有权要求停止拍卖?
  4. 第一章 总则
  5. 司法拍卖股权缴税流程
  6. 国有资产拍卖底价的确定程序
  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本公司的拍卖规则,佣金支付标准如下:
拍卖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游戏代理任务发布协议范本
  2. 游戏授权许可合同范本
  3. 销售战略合作协议范本
  4. 电脑采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