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2-06
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基于VAN的EDI服务。这个时期的电子市场是封闭式的,建设与维护成本昂贵,仅方便批量流程的处理。www网络技术的出现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宣传册”式web站点的诞生,但交易最终还只能借助于传统渠道完成。今天的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商务平台,它把不同的企业(买方和卖方)聚集到一个虚拟的空间进行商务活动。被同时聚集到这个网络中心站点的还包括金融组织、物流企业以及税收和行政管理等政府部门。电子市场支持不同企业间的一切与交易相关的活动,而且还使得企业相互之间在设计、开发、生产以及最终产品的供应链式分销方面实行合作。
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市场机会或整合某类资源,因此每一个构成电子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目标用户、价值创造方式、服务取向以及功能设计上是各不相同的。根据购买行为、购买者分类以及市场集中度对电子市场进行了简单分类。还有一种理论从市场管理的视角把电子市场分为第三方交易平台、行业自发型市场和封闭市场。此外,根据电子市场控制权分类,指出电子市场有卖方控制型、买方控制型和独立第三方型。还有一种分类模型根据关系结构、分化程度和运作机制对电子市场进行划分。从四个方面划分电子市场类型:水平和垂直型电子市场、买方、卖方和中性型电子市场以及静态和动态机制、开放和封闭式的电子市场。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交易过程包括信息搜寻、谈判和履约三个阶段。首先,交易的一方寻找潜在的交易伙伴,买方想找到相关的产品提供者,而卖方则希望找到他的产品的消费者。潜在的合作伙伴定位之后,下一步就是达成双方都认可的协议,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可能就价格、产品质量、交货日期等讨价还价,其目的是达成最终的交易合约。如果谈判成功,其结果就是缔结交易合同,根据合同要求,双方都必须履行协议,这就进入第三个阶段,包括物流、支付等交易后阶段,以及事后产品支持、消费者服务和对于合约的价值评估。
电子商务平台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来产生价值:聚集机制和匹配机制。
聚集机制将大量交易者集中在一个虚拟平台上,通过提供一站式购齐服务降低交易成本。聚集机制是一种静态机制,因为价格是预先商定的。这种机制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当电子市场中加入一个新的购买者时,受益的是销售者,因为在聚集模型中,买者和卖者的位置都是固定的。聚集机制在以下环境中能最好地发挥作用:
匹配机制将买卖双方集合在一起,实行动态、实时的价格谈判。在匹配机制中,参与者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卖者可能成为买者,反之亦然。因此,将新成员加入市场中可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并使买卖双方都受益。
匹配机制在以下环境中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电子市场的成功应用既依赖于对于这种障碍的管理,也依赖于IT技术运用所带来的收益。有些风险是市场交易所固有的,而另一些风险则是网络环境下特有的。
经济活动中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机会主义成为市场机制的一种固有的风险,这意味着消除交易成本是必需的。另外一种风险是资产的专用性,即某种资产专门指定用于某种用途,而不能挪作他用,除非牺牲部分固定资产价值。
将B2B交易活动转移到电子市场上,要求企业将某些资源用于开发IT应用系统和建设基础设施,以使其内部流程和企业系统与一个电子交易平台相连接。这些资源的专用性会随着供应链集成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提高。此外,电子市场开放导致了隐私风险上升,而多对多的交易使得系统集成的复杂程度提高,商业流程的合作增加。
购买过程中的风险包括交易风险、安全风险和隐私风险。安全风险和隐私风险是电子市场上所特有的,交易风险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关。安全风险主要源于认证和数据丢失,隐私风险主要包括不恰当的信息收集和未授权的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或信息透明是区分传统市场和电子市场的重要特征,根据电子市场披露个人信息的制度而各不相同。
在今天这个剧烈竞争的环境中,企业不仅要生产,还要营销,并以最有效率的方法拓展市场。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变化就是市场边界的变化,成为全球性的市场。电子市场这种商业模式提供了一个场所,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作为集成供应链上的买方或卖方来部分或完整地进行贸易活动。
虽然电子市场是定位于某个范围,但得益于高效计划与生产,每一个企业都有机会在由这个电子市场形成的范围内销售其产品。因此,现阶段的商务是围绕着电子市场来开展的。然而,作为一种新型市场模式,电子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电子市场今后的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