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9-27
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应当以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为基础。过去,中国许多服务部门由国家垄断,限制了外国服务提供者的进入,尤其是非国有提供者。这种做法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对内开放,打破国家垄断,实现一视同仁和平等竞争,为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政府对本国服务业的保护。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公共道德、生物安全和国际收支平衡,缔约方可以适当实施政府干预和保护措施。同时,贸易自由化进程应适当尊重每个成员国内的政策目标与发展水平,并逐步实施自由化。为了避免国内服务提供者遭受外部过重冲击,中国在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时应坚持适度保护原则。
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对所有成员国提供同等优惠待遇,不得对某一成员国做出特殊歧视。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对本国和外国服务提供者一视同仁,不得对外国服务提供者做出不利于本国服务提供者的歧视性待遇。
中国的经济发展各地区存在不均衡现象,服务贸易自由化也存在地区不均衡的情况。内陆落后地区更需要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为了给予内陆落后地区平等机会,中国在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时应坚持地区均衡发展原则。
世界范围内的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朗,竞争也日益激烈。作为一个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应积极发展自己的服务贸易。通过逐步自由化的实施,努力提高自身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力,最终成为同时健康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真正贸易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