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委托协议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7-11
委托贷款的法律分析
一、企业间借贷的法律禁止
在我国,中小企业要通过银行获得贷款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中小企业通过自我积累或者向“关系”企业借款成为了主要的融资方式。然而,我国现行法规明确禁止企业之间的相互借贷。根据国务院于1981年发布的决定和中国工商银行于1984年颁发的暂行办法,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自办金融机构,不得办理存款贷款业务,也不得自行贷款作基本建设。此外,根据1995年实施的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不得经营贷款业务,企业之间也不得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的融资业务。
二、委托贷款的定义和分类
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根据签订委托贷款合同时合同当事方人数的不同,委托贷款可以分为双方协议的委托贷款和三方协议的委托贷款。
三、双方协议的委托贷款
双方协议的委托贷款由两个合同构成:一个是提供资金的企业(委托人)与银行(受托人)的委托合同,另一个是银行(贷款人)与借款企业(借款人)的借款合同。在双方协议的委托贷款中,贷款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委托关系,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存在借款关系。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贷款企业只能依委托合同起诉银行,而银行才能依借款合同起诉借款企业。贷款企业在委托合同中的利益要借助银行的努力才能实现。然而,由于银行在委托贷款中并不存在风险,银行可能不会全力以赴,这使得贷款企业处于不利的境地。
四、三方协议的委托贷款
三方协议的委托贷款由一个合同构成:贷款企业(委托人)、银行(受托人)和借款企业(借款人)。在三方协议的委托贷款中,担保合同的效力是毫无疑义的。如果担保人在协议中承担担保或者担保人与受托银行签订担保合同,其担保合同应该直接约束委托贷款企业和借款企业。在三方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应该由受托银行与担保人签订担保合同,由委托贷款企业与担保人签订的担保合同应该无效,但担保人仍需承担法律责任。在三方约定担保合同由委托贷款企业与担保人签订并且担保人知道这种约定的情况下,应该肯定担保合同的法律效力。
五、委托贷款的法律问题
委托贷款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融资方式,存在一些法律问题需要关注。根据《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条的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除非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根据这一规定,贷款企业应该可以依借款合同直接起诉借款企业。然而,对于委托贷款中的担保合同,需要区别处理。在双方协议的委托贷款中,担保合同应由受托银行与担保人签订。在三方协议的委托贷款中,如果担保人与受托银行签订担保合同,其担保合同的效力应该肯定。然而,如果担保合同由委托贷款企业与担保人签订,其效力应该无效,但担保人仍需承担法律责任。
六、结论
虽然我国法律禁止企业间借贷,但委托贷款作为一种变通方式被允许存在。在委托贷款中,贷款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委托关系,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存在借款关系。双方协议的委托贷款和三方协议的委托贷款是常见的形式。在处理法律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同的效力和权利义务。担保合同的签订应注意受托银行与担保人之间的关系。同时,法律的制定应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第一章 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担保是指担保人为债务人的债务承担责任,向债权人提供担保财产或者承担担保责任的法律行为。
根据该法第二条,担保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明确约定担保的范围、期限、方式和责任等内容。担保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有能力履行担保责任。
根据该法第五条,债务人与债权人可以约定担保合同的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等。同时,债务人和债权人还可以约定多种担保方式的组合。
第二章 担保的效力和范围
根据该法第六条,担保合同成立后,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即产生。担保合同的效力适用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根据该法第七条,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以向担保人主张担保责任。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根据该法第八条,当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以追索本金、利息、违约金和损失赔偿等。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第三章 担保的变更和消灭
根据该法第十一条,担保合同的变更应当经过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人的协商一致,并采取书面形式。变更后的担保责任适用于原担保合同。
根据该法第十二条,担保合同的消灭可以通过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放弃权利、担保人提前解除担保等方式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债权人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债权人在债务人违约时,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请求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
第四百零二条 债权人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条规定,债权人在债务人违约时,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请求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
贷款通则
第二十二条 担保的范围和方式
根据《贷款通则》第二十二条,借款人可以与贷款人约定担保的范围和方式。担保的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等。
第六十一条 担保的效力和范围
根据《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担保合同成立后,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即产生。担保合同的效力适用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应当依法进行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条件从事经营活动。
第五十七条 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
根据《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第五十七条,金融机构应当依法申请营业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的规定从事金融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二条 商业银行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二条,商业银行是指依法设立的,以经营存款、发放贷款、支付结算等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
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
根据《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规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的诉讼主体资格应当根据委托贷款协议的约定、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和行为等因素综合确定。
关于切实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
根据《关于切实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加强信贷管理,需要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关于国营工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八条 流动资金贷款
根据《关于国营工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国营工商企业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经营活动的资金周转。
中国建设银行人民币资金委托贷款合同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人民币资金委托贷款合同》,借款人可以向中国建设银行申请人民币资金委托贷款,用于特定的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