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3-04
脑震荡(cerebral concussion)是指由外力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一时性功能障碍。过去认为脑震荡仅导致功能紊乱,而无器质性损害。然而,现今病理学的研究表明,这种观念并不完全准确。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脑震荡没有器质性改变,但在部分患者中,却可能伴有轻微的病理变化。有学者认为脑震荡是脑干内神经元的病变,可能出现核仁移位、染色质溶解以及神经纤维的部分断裂等变化。
脑震荡的临床表现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伤后立即出现意识丧失,多数情况下较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醒来后对受伤当时的事情无法回忆,健忘程度与脑震荡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头痛和头晕可能因情绪紧张、头部活动或体位变换而加重。一般情况下,头痛和头晕会在3至5天内自行消失,但少数患者可能持续时间较长。
大多数患者在呕吐几次后会停止,但少数患者可能需要几天才能完全恢复。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促、面色苍白、多汗、四肢冰凉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但神经系统检查未显示阳性体征。
对于脑震荡患者,一般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包括:
1. 休息:伤后应卧床休息1至2周,避免脑力劳动。
2.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镇静剂、止痛剂以及静脉注射50%葡萄糖来帮助恢复。大多数病例都可以通过这些药物治疗恢复正常。
3. 针对头痛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磷酸组织胺、麦角咖啡因等药物治疗。
在治疗和观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警惕颅内血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