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起诉阶段取保候审由谁做出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全文法律知识

审查起诉阶段取保候审由谁做出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12-31

 
344817

审查起诉阶段取保候审的主体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查起诉阶段的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来做出的决定。

一、提出取保候审的主体

在审查起诉阶段,当事人的亲属或受委托的律师可以提出取保候审的请求。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这些请求必须在三日内得到相应办案部门(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答复。

二、决定执行取保候审的主体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具体情形包括: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但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根据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执行主体是公安机关。

三、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决定。如果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审查起诉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查起诉的期限如下:

一、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而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延长半个月。

二、改变管辖的案件

对于改变管辖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从接收案件之日起开始计算审查起诉期限。这一规定明确了审查起诉期限的计算方式。

三、补充侦查的案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3款的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在补充侦查完毕后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以上是关于审查起诉阶段取保候审的主体和审查起诉期限的相关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后,应当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延伸阅读
  1. 移送审查起诉还可以羁押吗
  2. 抓到逃犯一般的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3. 律师见嫌疑人期间要做什么
  4. 在审判阶段没有委托辩护人能否进行委托
  5. 被害人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解析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检察官办错案怎么办
  2. 双方轻伤同意和解是否不追究刑事
  3. 轻伤二级刑事案件可以不起诉吗
  4. 非法集资业务员集资多少立案
  5. 公益诉讼案件有公诉期吗
  6. 爷爷坐牢孙子能入党吗
  7. 口供老人不会写字按指印后代签名可以吗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