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23
中央立法机关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代表人民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也是代表人民意志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根据法治的原则,行政许可是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限制,必须符合宪法精神和立法法的规定。在立法体制统一、分层级的体制下,为了规范行政许可,必须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立法主体的行政许可设定权。
1. 法律的许可设定权
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可以设定各种形式的行政许可。法律设定的许可范围内,决定对某些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作必要的限制。
2. 行政法规的许可设定权
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其设定权的位阶高于地方法规和规章,但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行政许可作具体规定。
此外,法律还允许国务院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许可。发布决定是国务院的一项权力,一般针对某个具体事项做出,内容单一,条文少,应急,内容与制定程序均不同于行政法规。
地方立法机关包括省级人大、较大市人大和地方政府。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是地方立法的两种形式。
1. 地方性法规的许可设定权
省级人大、较大市人大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行政许可做出具体规定。
2. 省级人民政府规章的许可设定权
地方政府规章的设定权是一个争议点。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省级、较大市级政府都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这是考虑到地方政府综合管理的职能和任务重,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同时也体现了法制原则。
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外,任何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