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15
根据劳动合同的保密制度,劳动者在任职期间必须遵守雇主规定的保密规章制度,并履行与其工作岗位相应的保密职责。劳动者还应本着谨慎、诚实的态度,采取任何必要、合理的措施,维护其在任职期间知悉或持有的属于雇主或者虽属于第三方但雇主承诺有保密义务的商业秘密信息的机密性。
除非是为了履行职务的需要,劳动者未经雇主同意不得泄露、告知、公布、发布、出版、传授、转让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任何第三方(包括按照保密制度的规定不得知悉该项秘密的雇主其他职员)知悉属于雇主或者虽属于他人但雇主承诺有保密义务的商业秘密信息,也不得在履行职务之外使用这些秘密信息。
劳动者在任职期间因履行职务或者主要是利用雇主的物质技术条件、业务信息等产生的发明创造、作品、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其相关的知识产权均属于雇主享有,劳动者对与此相关的商业秘密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劳动者因职务需要所持有的或保管的一切记录雇主商业秘密信息的文件、资料、图表、笔记、报告、信件、传真、磁带、磁盘、光碟、仪器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载体,均归雇主所有,而无论这些秘密信息有无商业上的价值。劳动者应当于离职时或者雇主提出要求时,返还全部上述记载雇主秘密信息的一切载体。若记录着秘密信息的载体是由劳动者自备的,则视为劳动者已同意将这些载体物的所有权转让给雇主。雇主应当在劳动者返还这些载体时,给予劳动者相当于载体本身价值的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的保密制度,雇主的商业秘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根据劳动合同的保密制度,劳动者在离职之后的六个月内仍对其在任职期间接触、知悉的属于雇主或虽属于第三方但雇主承诺有保密义务的商业秘密信息,承担如同任职期间一样的保密义务和不擅自使用有关秘密信息的义务,而无论劳动者因何种原因离职。
劳动合同中所称的任职期间以劳动者从雇主领取的工资为标志,并以该工资所代表的工作期间为任职期间。任职期间包括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加班的时间,无论加班场所是否在劳动者工作场所内。
劳动合同中所称的离职以任何一方明确表示解除或辞去聘用关系的时间为准。
劳动者拒绝领取工资且停止履行职务的行为视为提出辞职。雇主拒绝发给劳动者全部或部分工资的行为视为将劳动者解聘。
劳动者确认,雇主在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时,已考虑了劳动者离职后需要承担的保密义务,故而雇主无须在劳动者离职时另外支付保密费。
根据劳动合同的保密制度,若劳动者违反保密协定而给雇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雇主有权要求劳动者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直至追究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的保密制度,因保密协议引起的纠纷,如果协商解决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提起诉讼,并同意由雇主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劳动合同的保密制度,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或盖章完成之日起生效。
若本协议与双方以前的口头或书面协议有抵触,以本协议为准。本协议的修改必须采用双方同意的书面形式。
双方确认,在签署本协议前已仔细审阅过协议的内容,并完全了解协议各条款的法律含义。劳动者亦已仔细审阅了雇主规定的保密规章制度,并同意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