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10-07
轻伤是罪与非罪的界限,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行为致使他人轻伤的,那么就构成犯罪,具体罪名要看法院如何定罪,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故意伤害罪。因此接下来将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轻伤怎么判刑和赔偿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轻伤怎么判刑和赔偿1、打架致使被害人受伤,经鉴定达到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量刑。2013年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引入了刑事和解制度。如果犯罪嫌疑人和被害者就赔偿问题达到协议,取得受害者谅解的,司法机关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赔偿方面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因为故意伤害行为造成的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等费用。
二、二级轻伤对方不愿意赔偿有什么法律后果
不赔偿或不积极赔偿与积极赔偿相比,在量刑上是会要增加或多一些的。积极赔偿受害人,并取得受害人出具的书面量刑,是法定的从轻处罚的事由,合议庭在量刑时会考虑此事实依据,而适当从轻处罚。
1、相对于积极赔偿而言,不赔偿或不积极赔偿,自然少了量刑从轻的事实依据,而导致丧失了减轻处罚的机会。
2、但是犯罪嫌疑人亦应当明白一点,不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并非不代表受害人就放弃主张合理损失的权利。受害人依然可以主张赔偿损失的权利,且其中合理的、必要的、与损害后果存在关联性的损失,经举证、质证和辩论后,合议庭亦必定支持。
3、受害人在检方提起公诉阶段,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诉讼,并取得民事判决后,可以依法强制执行。犯罪嫌疑人不赔偿,法院执行局可以根据受害人的申请,冻结期动产不动产用于执行判决。
三、故意伤害罪的形态故意轻伤的,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即行为人主观上只想造成轻伤结果,而实际上未造成轻伤结果的,不宜以犯罪论处。重伤意图非常明显,且已经着手实行重伤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应按故意重伤(未遂)论处。故意伤害致死的,属于结果加重犯,行为人主观上对伤害持故意,对致人死亡有过失。
易言之,在伤害对象与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况下,应根据行为人对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预见可能性以及有关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来认定是否伤害致死。
(1)如果行为人甲对被害人乙实施伤害行为,虽然没有发生打击错误与对象认识错误,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同时伤害丙却仍然实施伤害行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
(2)如果行为人A本欲对被害人B实施伤害行为,但由于对象认识错误或者打击错误,而事实上对C实施伤害行为,导致C死亡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处理事实错误的法定符合说,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不只是为了保护特定人的身体健康,而是为了保护一切人的身体健康;只要行为人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结果也伤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伤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伤害致死也是如此。B与C的身体均受刑法保护,发生对象认识错误或打击错误并不影响A的伤害行为性质,理当以故意伤害致死论处。
(3)如果行为人张三对李四实施伤害行为,既没有发生事实认识错误,也不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同时伤害王五,由于某种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则难以认定张三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致死。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打架致使被害人受伤,经鉴定达到轻伤以上的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量刑,可以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等费用。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轻伤怎么判刑和赔偿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手心律师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三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