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8-08
残疾赔偿金是指由于相当严重的人身损害,导致受害人身体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进而减少收入或丧失生活来源。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受害人一定数额的财产损害性质的赔偿。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年龄超过六十周岁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超过七十五周岁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未减少,或伤残等级较轻但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相应调整残疾赔偿金。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6条:侵害他人身体致使其丧失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的,赔偿生活补助费一般应补足到不低于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标准。
残疾赔偿金 =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赔偿年限 × 伤残系数
如果赔偿权利人能够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则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残疾辅助器具费是指在受害人因人身伤害致残的情况下,为补偿其丧失的器官功能,辅助其实现生活自理或从事生产劳动而购买、配备的生活自助器具,如假肢、轮椅等,并因此而支出的费用。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6条: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残疾辅助器具费 = 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
被抚养人生活费是指在受害人因人身伤害致残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的情况下,对于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一定数额的生活费用,以维持其正常生活。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年龄超过六十周岁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超过七十五周岁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7条:侵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依靠受害人实际扶养而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生活费的,应予支持,其数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区分被抚养人是否有其他抚养人,以及被抚养人是一人还是数人。
1. 被抚养人没有其他抚养人的,抚养费应由赔偿义务人承担,并确定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未成年人计算至十八岁,其他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额 =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伤残系数 × 赔偿年限
2. 被抚养人有其他抚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额 = 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抚养费用
3. 被抚养人为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