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3-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对于多等级伤残的伤者,其残疾赔偿金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C=Ct×C1×(Ih+∑Ia,i)(∑Ia,i≤10%,i=1,2,3…n,多处伤残)
在上述公式中,C是指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Ct是指伤残赔偿总额;C1是指赔偿责任系数;Ih是指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Ia是指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也就是说,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
根据《伤残评定标准》的规定,伤残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分别为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Ia≤10%。
根据目前的司法实践,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合理取值应为二级10%,三级9%,四级8%,五级7%,六级6%,七级5%,八级4%,九级3%,十级2%。
例如,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刘某四处伤残,伤残等级分别为:4级、5级、6级、7级。其中,4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70%,其它5级、6级、7级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分别为7%、6%、5%。按照公式计算,刘某的伤残赔偿综合指数为70%+(7%+6%+5%)=70%+18%=88%,但是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不能超过10%。因此,刘某的伤残赔偿综合指数应为70%+10%=80%。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期限一般为20年。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对于60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每增加一岁则减少一年计算期限;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按五年计算。
另外,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根据一般法理学,残疾赔偿金具有严格的人身专属性和依附性,是不能与他人分享的。即权利随权利人生存而存在,随权利人死亡而消灭。继承人是不能主张继承残疾赔偿金的。
然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被视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这有利于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为受害人能够得到有效治疗、残疾人能够正常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计算多处伤残的残疾赔偿金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方不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赔偿,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其义务。如需进一步咨询,请联系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