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员摔伤伤及旁人责任的划分方法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法律知识

雇员摔伤伤及旁人责任的划分方法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2-23

 
339870
​  一、什么是医疗过错

  医疗过错,是指医疗行为人通过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状态。过错的形式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其中“故意”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行为的结果,仍然希望或放任结果的发生;“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虽然预见到了却轻信此种结果可以避免。

  二、医疗过错怎么进行赔偿

  1、医疗费赔偿金额=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预期医疗费用

  2、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时间×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4、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天数×陪护人数×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5、伤残生活补助费赔偿=伤残等级×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赔偿期限

  6、残疾用具费赔偿金额=普及型器具的费用

  7、丧葬费赔偿金额=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8、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被抚养人的人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抚养年限

  9、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单据数额之和

  10、住宿费赔偿金额=住宿天数×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

  11、精神损害抚恤金赔偿金额=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年限(死亡最长不超过6年,残疾最长不超过3年)。

  三、医疗过失包括哪些方面

  1、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

  2、认定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的关键在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和是否存在主观故意。衡量医疗行为主体是否有过失,不能凭主观推断,而要靠认真、科学地判定。

  3、医疗过失行为可以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后果,无论这一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已经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而这一损害是患者到医疗机构寻求治疗时由医疗机构附加给患者的。因此,医疗机构有责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避免和防止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医疗过错怎么进行赔偿的全部内容了。综上可知,有的医疗过错是可以避免的,需要医疗工作人员细心。但发生医疗过错是需要按照要求赔偿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延伸阅读
  1. 无因管理的责任归属划分标准
  2. 违章建筑租赁合同无效责任怎么划分
  3. 房屋转租发生纠纷之后当事三方责任怎么划分
  4. 民事责任年龄法律阶段是怎样划分的
  5. 单位犯罪责任归属是如何划分的

医疗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医疗侵权纠纷中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有哪些
  2. 会泽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索赔快速解决
  3.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4. 医疗纠纷调解怎么进行申请
  5. 如何计算医疗事故赔偿金?
  6. 医疗事故赔偿范围有哪些
  7. 医院误诊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