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中,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后应向员工支付何种赔偿?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法律知识

劳动法律中,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后应向员工支付何种赔偿?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11-16

 
339590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七条:劳动者的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具体标准如下:

1. 每满一年工作,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 工作满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支付经济补偿;

3. 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赔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作为赔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赔偿标准

不同情形下的赔偿方式

除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他情况根据解除合同的原因而有所不同。

1.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作满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支付经济补偿;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

2. 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照上述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情形下的补偿标准是不一样的。同时,当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2.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解析:补偿金与辞退原因的关系
  3. 岗位变更的法律依据
  4. 南京劳动关系转移备案新政
  5. 因拖欠工资离职证明的撰写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特殊工种退休申请的证明材料
  2.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3. 怀孕离婚是否有赔偿
  4.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5.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6.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劳动特殊保护解决方案

  1. 工作不想做了需要预告解除吗
  2. 劳动者有过错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
  3.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立即解除
  4. 被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遭遇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后怎么办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
  2. 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
  3. 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
  4.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