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关系探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可变更、撤销合同法律知识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关系探析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5-15

 
338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15日通过,并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文件。在我国民法体系中,长期缺乏具有统率性的民法总则,导致民法体系化程度不高。《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表示,《民法通则》虽然具有支架性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对民法总则的需求。因此,《民法总则》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民法体系的空白。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区别

通则和总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法通则》不仅包含了民法总则的部分内容,还规定了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方面的规定。然而,《民法通则》制定于1986年,其中的一些规定已经过时,而与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关的内容则未能纳入其中。相比之下,《民法总则》更加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适用原则

当《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同时适用于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时,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人民法院应当选择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法律适用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在诉讼时效方面有不同的规定。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而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时效的起算

一般情况下,时效的起算应当按照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即适用行为发生时的法律。即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之前起算,适用《民法通则》;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之后起算,则根据新法优于旧法原则适用《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

时效的计算

对于诉讼时效期间在2017年10月1日之前已经届满的情况,无论是在2017年10月1日之前起诉还是之后起诉,对方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时,适用《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而诉讼时效期间从2017年10月1日开始起算的,一律适用《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对于诉讼时效期间从2017年10月1日之前开始计算但在该日期尚未届满的情况,且在2017年10月1日之后起诉的,适用《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而对于诉讼时效期间在2017年10月1日之前开始计算并出现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形,到2017年10月1日之后恢复计算的,适用《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

时效的延长

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民法总则》,对于诉讼时效的延长均作出了相同的规定,即不受影响。

延伸阅读
  1. 房子侵权诉讼时效
  2. 人身损害时效现在多久
  3. 债权人诉讼时效为什么会中断
  4.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关系探析
  5. 民法总则不当得利规定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隐瞒欺骗的合同有效吗
  2. 合同履行期间已过是否继续有效
  3. 协议签字了反悔有效吗,无效合同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4. 本人房产赠与协议可以无效吗
  5. 长期合同如何解除
  6. 合同里面加最终解释权违法吗
  7. 怎样使一份合同无效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