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口供」对刑事侦查的影响与对策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8-06
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的刑事案件对侦查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引言
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的刑事案件,即所谓的"零口供"案件,不断增多,给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公安机关必须更新侦查观念,转变侦查模式,提升科学取证能力,调整侦查讯问策略,以及加强侦查人员的业务素质。
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的背景
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并要求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承担"如实回答"的义务,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犯罪嫌疑人都会自动供述。犯罪嫌疑人出于趋利避害、自我保护的天性,往往会选择沉默、拒不供述。此外,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的规定,即便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侦查人员也不得采取"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获取口供。因此,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侦查讯问制度日益法治化,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的"零口供"案件必然会不断出现并增多。
对侦查工作的不利影响
1. 收集和获取证据的难度加大:犯罪嫌疑人作为案件的直接参与者,其供述对于查明案情、引导侦查人员发现和提取证据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侵财案件中,只有犯罪嫌疑人供出赃物的去处,侦查机关才可能追回赃款;在杀人案件中,只有犯罪嫌疑人供述凶器藏匿处所,侦查人员才能找到凶器等。特别是在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但尚未有其他证据证实其犯罪,或者仅在其住所、车辆、随身物品中发现涉案赃物,需要进一步盘查核实时,侦查人员往往依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引导作用。一旦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侦查机关通过口供指引来收集证据的便捷之路将被阻塞,收集证据的难度随之增加。一些证据将无法发现和提取,从而导致一部分犯罪嫌疑人因证据不足而被放弃追诉。2. 认定犯罪的证据要求更高:由于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侦查机关需要依赖其他证据来认定犯罪事实。然而,其他证据往往难以取得或者不足以支持定罪。这就要求侦查机关在收集证据时提高标准和要求,确保证据的充分性、确凿性和合法性。侦查人员需要更加深入地调查取证,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获取更多的证据,以弥补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所带来的证据缺失。
对策
为了应对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的挑战,公安机关应采取以下对策:1. 更新侦查观念,转变侦查模式:公安机关应意识到"零口供"案件的出现是正常现象,不应过分依赖口供作为破案手段。应加强对科学取证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以更多的物证、证人证言和技术手段来支持破案工作。2. 提升科学取证能力:公安机关应加大对侦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科学取证的能力。侦查人员应熟悉各类科学取证技术和方法,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证据。3. 调整侦查讯问策略:公安机关应根据案件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讯问策略。可以采用引导性询问、对峙式讯问等方式,以促使犯罪嫌疑人主动供述。4. 提高侦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公安机关应加强对侦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和侦查技能。侦查人员应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应对各类复杂案件和犯罪嫌疑人的拒不供述情况。
结论
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的"零口供"案件不断增多,给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公安机关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更新侦查观念,提升科学取证能力,调整侦查讯问策略,以及加强侦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零口供"案件的挑战,提高破案率,维护社会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