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及相关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及相关问题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12-31

 
337927

刑事处分对就业的影响

一、犯罪记录的报告义务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条的规定,曾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或就业时,有义务如实向相关单位报告自己的犯罪记录,不得隐瞒。如果被招聘者有犯罪记录但未主动报告,单位有权根据法律和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唯一的例外是,未成年人犯罪且被判刑期少于五年的情况,可以免除报告义务。

二、免除刑事处罚与开除公职

免除刑事处罚是否会导致开除公职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事人虽然被免除刑事处罚,但如果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行为,仍有可能被开除公职。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在行政机关对违法违纪的公务员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如果该公务员已被依法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已辞去领导职务,且根据事实需要给予处分,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相应处分,甚至开除处分。此外,如果公务员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懈怠、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也可以给予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

三、前科的定义与影响

前科是指过去的犯罪事实以及受到的刑罚,常用于形容曾因某种原因受到过刑罚的人。对于有前科的人再次犯罪,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将会受到更重的处罚。某些职务可能不允许有前科的人担任,例如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中国人民法院中助理审判员以上职务。需要注意的是,受到行政处罚的人不被视为有前科。构成前科的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以及刑满释放后再次犯罪的人。然而,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在刑满释放后再次犯罪,或者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再次犯罪,都不被视为有前科。正在服刑的犯人再次犯罪也不能视为有前科,而是属于服刑中重新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前科的人在原刑罚执行完毕后的五年内再次犯罪,将会受到从重处罚。综上所述,对于因各种原因受到刑事处罚的人,如果能及时悔过并完成改造,在回归社会后应当主动报告自己的犯罪记录。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解答。
延伸阅读
  1. 为什么精神损害赔偿不是你想要就能要的
  2. 检察机关是否可以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案件作不起诉处理
  3. 加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对策和建议有哪些
  4. 盗窃罪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赔偿标准规定是什么

犯罪热门知识

  1. 网络暴力立案标准怎么认定
  2. 私自在河道里下网捕鱼违法吗
  3. 同案犯在逃能结案吗
  4. 被诬陷共同犯罪怎么办
  5. 两人同时开枪射杀另一人属于共同犯吗
  6. 窝藏逃犯不知情是从犯吗
  7. 抑郁症自杀未遂医保报销吗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