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5-28
根据司法部和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收费标准,司法鉴定所进行的人身损害伤残程度鉴定一般收费在700元左右。然而,由于该收费标准已经废止,现在各地的收费标准由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发改委和司法厅制定并指导,收费标准基于规定的价格上下浮动不超过20%。
目前,由于大多数省市尚未出台新的收费标准,基本上还是参照原国家发改委和司法部的收费标准进行执行。一般来说,人身损害伤残程度鉴定收费标准约为700元左右,而委托医疗机构进行辅助检查的费用则另行计算。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18条和第19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并告知被害人前往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人身伤情鉴定标准以及被害人当时的伤情和医院诊断证明,如果具备即时进行伤情鉴定的条件,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应在受委托后的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天内出具鉴定文书。对于伤情比较复杂、无法即时进行鉴定的情况,应在受委托后的7天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鉴定文书。对于影响组织、器官功能或伤情较为复杂,一时难以进行鉴定的情况,应在伤情稳定后及时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鉴定文书。对于交通事故导致的受害人器官缺失、破损、挫伤以及不影响关节功能的骨折,在治疗终结后根据治疗效果即可进行伤残鉴定。一般的脑外伤和影响关节功能的骨折,应在治疗三个月后进行鉴定;而脑外伤伴有精神损伤、智力障碍、癫痫等情况,则应在治疗六个月后进行鉴定。
司法鉴定机构必须是经过省级以上司法机关审批,并取得司法鉴定实施权的法定鉴定机构,或者是按规定程序委托的特定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必须具备规定的条件,并获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的执业许可证。
司法鉴定材料主要指鉴定对象及其作为被比较的样本。鉴定对象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不在法律规定的专门性问题范围内的问题不能作为司法鉴定对象。例如,目前我国尚未将司法心理测定(俗称测谎)、气味鉴别(警犬鉴定)等作为法定鉴定对象,因此这些鉴定结论不能作为证据。此外,鉴定材料的来源(包括提取、保存、运送、监督等)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
鉴定程序的合法性包括司法鉴定的提请、决定与委托、受理、实施、补充鉴定、重新鉴定、专家共同鉴定等各个环节必须符合诉讼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的规定。
鉴定的步骤和方法必须是经过法律确认的、有效的,鉴定标准要符合国家法定标准或相关部门(行业)标准。
鉴定结果的合法性主要体现在司法鉴定文书的合法性。鉴定文书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文书格式和必备的各项内容,鉴定结论必须符合证据要求和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