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14
2007年6月,王某的母亲代替她到某医院挂号就诊,并开具了精神科病历,医生根据诊断结果将其记录在病历上。
2011年3月,王某将医院和母亲告上法庭,声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母亲带到医院挂精神科,医生非法诊断并记录在病历上,导致她多年后才发现病历,给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伤害。
王某要求医院和母亲书面道歉,处理病历,并承诺不再侵犯她的合法权益。此外,她还要求医院和母亲赔偿100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
王某的母亲辩称,当时感觉到女儿的心理状态不正常,因此带她去医院咨询,医生在了解女儿情况后将其记录在病历上。后来,医生告知要见女儿进行沟通,母亲便带着病历回家了。
医院辩称,病历上写明了母亲代替女儿咨询,并未做出任何诊断,只是建议女儿前来就诊。病历本在患者手中,医院没有造成任何名誉权的损害,也无法处理病历,因此不同意王某的诉讼请求。
二中院经审理认为,王某的母亲代替她去医院咨询身体状况,虽然没有征得王某的同意,但这种行为并没有恶意损害名誉的故意,母亲也没有传播对女儿不利的言论。
医院接受咨询的行为并没有问题,也没有对王某做出不利的咨询结论。
病历本现在由王某保管,她可以自行处理病历本,因此法院不支持王某的主张。
王某没有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母亲和医院侵犯了她的名誉权,她要求母亲和医院赔礼道歉以及赔偿精神损害的要求都没有依据。
基于以上理由,二中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