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26
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保案件能够在及时、准确地查明事实真相的基础上,正确适用刑事法律,对有罪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进行公正的定罪和判刑,同时保护无罪者不受冤错判的侵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安司法人员必须尊重案件事实真相,收集对被告人有利和不利的所有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适当、冷静、客观的评估。然而,如果侦查、检察或审判人员与案件或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导致对案件产生预设的偏见或偏见,或者可能导致徇私舞弊、追诉或裁判错误。因此,建立回避制度,使与案件或当事人存在法定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公安司法人员能够及时退出诉讼过程,有利于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客观的处理,避免错误判决的发生。
刑事诉讼不仅要产生公正的处理结果,还要确保各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得到公正的对待。这一诉讼目的要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实现,而不仅仅是结果。为了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法律必须建立一种旨在使公安司法人员保持中立和公正的机制,回避制度是这一机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确保那些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不当关系的公安司法人员能够及时退出诉讼过程,各方当事人才能够免受其偏袒、歧视或其他不公正对待,从而平等地、充分地享受诉讼权利并参与诉讼活动。回避制度通过维护公安司法人员的中立性以及各方当事人的平等参与权利,确保刑事诉讼过程的公正性。
西方诉讼理论中有一句著名的箴言:“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人们都能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如果公安司法人员与案件或当事人存在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特殊关系,或者当事人有理由怀疑某一公安司法人员存在这种关系,那么这名公安司法人员将很难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他所主持或参与的诉讼活动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也会受到当事人的怀疑。回避制度的实施使得当事人有机会申请回避不受其不信任的公安司法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事人有权利选择主持或参与案件侦查、起诉或审判的公安司法人员。这有助于消除当事人对公安司法人员的不信任感,促使他们对司法程序和裁判结果的尊重和自愿接受,即使这些结果事实上对他们不利。同时,回避制度的实施以及所保障的程序公正价值,还可以唤起社会公众对法律制度和实施过程的普遍尊重,有助于建立和维护法治秩序。
回避的适用人员是指根据法律明确规定应当回避的公安司法人员的范围。只有属于这一范围内的人员才需要主动回避,或者被当事人等申请回避。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解释,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参与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司法警察、勘验人员、执行员等。其中,审判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以及其他在法院中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检察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书记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关于检察委员会委员是否属于回避范围,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检察委员会委员对案件处理结果有重要影响,从维护司法公正的角度出发,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纳入检察人员的范围,依法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