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行政、民事相交叉案件的有效方法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解决行政、民事相交叉案件的有效方法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9-22

 
336244

我国行政、民事相交叉案件解决的两种观点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如何解决行政、民事相交叉案件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分别诉讼、审理

行政、民事纠纷分别诉讼、审理,但可能会造成民事、行政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判决且诉讼效率低下。

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受理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密切相关的民事争议,将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合并处理的诉讼制度。

通观世界各国的行政诉讼立法,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已有不少国家持肯定态度并在实践中予以实行。法国行政诉讼法采取完全司法权之诉确定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地位;在日本行政诉讼法中,此类诉讼被称之为“关联诉讼”;南斯拉夫也在行政诉讼立法中确立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并将之称为“法院完全管辖之诉”。

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61条规定:“被告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违法,民事争议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为我国设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提供了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中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

在行政诉讼中,以下六种行为妨害了行政诉讼:

  1. 有义务协助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无故推拖、拒绝或者妨碍执行的;
  2. 伪造、隐藏、毁灭证据的;
  3. 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
  4. 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
  5. 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或者扰乱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的;
  6. 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协助执行人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延伸阅读
  1. 人民法院关于申请回避的决定书格式
  2. 移送管辖及其适用条件
  3. 刑事附带民事案子提交材料
  4. 民事案件法院二审流程
  5. 代理一审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定性
  2. 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3.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及结案时间
  4. 证据的特性及其意义
  5. 公示催告程序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6. 离婚财产二审一般应该怎样处理?
  7. 法院发出支付令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