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民商事案件集中管辖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1-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的规定
一、管辖权的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2)5号法释,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如下:1. 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2. 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3. 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4. 高级人民法院。
二、上诉管辖
根据规定,对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其第二审由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三、适用集中管辖的案件
以下几类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集中管辖:1. 涉外合同和侵权纠纷案件;2. 信用证纠纷案件;3. 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4. 申请撤销、承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案件;5. 申请承认和强制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一、二审仍由当地法院管辖。
四、不适用集中管辖的案件
以下几类涉外民商事案件不适用集中管辖:1. 与外国接壤的边境省份的边境贸易纠纷案件;2. 涉外房地产案件;3.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
五、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案件
涉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民商事案件,符合前述的五类案件,也适用涉外民商事案件的集中管辖的规定。
涉外民商事案件集中管辖的目的
实行涉外民商事案件的集中管辖,旨在适应入世后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满足世贸规则对我们涉外民商事案件审判的要求。这一规定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对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审判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