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两审终审制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解析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2-13

 
335537
刑事诉讼中止是没有固定期限的,以引起刑事诉讼中止的事由消灭为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被告人脱逃的或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   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脱逃的;   (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延伸阅读
  1. 强制拆迁的时效性问题
  2. 行政诉讼法案件有效期限
  3. 我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4. 行政诉讼时效规定
  5.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电话录音作为有效证据的法律规定
  2. 财产保全费用的相关法律依据
  3.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是多久
  4. 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手续
  5. 律师费和诉讼费的计算方法
  6.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
  7. 如何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