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7-24
1、查明当事人身份:姓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民族、籍贯、文化程度、职业、户口所在地、家庭住址、是否受到过刑事处分或行政处罚、何时被羁押、何时被取保候审、何时收到检察院起诉书副本。律师应记录并在法庭调查时澄清被告人年龄、身份、有无前科劣迹等情况,以避免影响案件审理结果。
2、宣布被告人涉嫌罪名,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名单,告知并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3、告知当事人和辩护人享有的权利,包括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等。法庭应决定是否同意上述申请。
1、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审判人员询问被告人宣读内容是否与收到的一致。
2、审判人员询问被告人甲是否存在起诉书中指控的事实和罪名,以及是否自愿认罪。被告人对起诉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
3、公诉人对被告人甲进行讯问,律师应认真听取对被告人的讯问、发问,并在公诉人提出威逼性、诱导性或与本案无关问题时有权提出反对意见。法庭应尊重律师的意见。
4、辩护人对被告人甲发问。
5、被告人甲退庭候审,传被告人乙到庭进行同样程序,逐个进行完毕后传所有被告人到庭。
1、公诉人提供证据支持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
2、被告人提出质证意见。
3、辩护人提出质证意见,并对控诉方的出庭证人进行质证。辩护律师应综合考虑证人与案件事实的关系、证人与被告人、被害人的关系、证言与其他证据的关系、证言的内容及来源、证人的感知力、记忆力和表达力等方面,发表意见并阐明理由。
4、对控诉方提供的物证,辩护律师应质证其真伪、与本案的联系、与其他证据的联系、要证明的问题以及取得物证的合法程序。
5、对控诉方提供的书证,辩护律师应质证其来源及真伪、与本案的联系、与其他证据的联系、内容及所要证明的问题以及取得书证的合法程序。
6、对控诉方宣读的未出庭证人的书面证言,辩护律师应质证证人不能出庭作证的原因及对本案的影响、证人证言的形式和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完整准确,以及其他相关方面。
7、对控诉方宣读的鉴定结论,辩护律师应质证鉴定人不能出庭的原因及对本案的影响、鉴定结论的形式和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完整准确,以及其他相关方面。
8、对控诉方提供并播放的视听资料,辩护律师应质证视听资料的形成及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收集程序的合法性,播放设备,内容及所要证明的问题,是否伪造变造,以及与其他证据的联系。
1、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
2、被告人自行辩护。
3、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从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准确无误、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关于案件定罪量刑的意见和理由。
4、进行二轮辩论。
1、被告人陈述。
2、法庭教育。
3、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