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4-03-30
我国新《公司法》在众多制度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承担问题仍悬而未决。对此问题,学界普遍认为在董事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时,董事应与公司一起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而新《公司法》仅对董事对公司和股东的责任做了明文规定,对董事对债权人责任则只字未提。我们认为学界观点未被采纳的主要原因在于:担忧若引入董事对债权人责任制度,一旦运用失当,极可能会导致董事责任承担的盲目扩大,进而束缚董事手脚,使其变得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干脆拒绝成为公司董事,而这些将最终致使公司活力窒息。立法的这种谨慎态度为我们进一步思考董事对债权人责任制度留下了空间。
关于董事对债权人责任的性质,各国观点并不一致。在英美法系国家,基于董事对债权人承担的义务是一般普通法上的注意义务,将董事对债权人责任的性质归为过失侵权责任。在大陆法系国家,由于立法并未明确,学界见解也不一: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通说为“特别法定责任说”,即董事对债权人责任与民法上的侵权行为不同,其是由特别法即公司法规定的责任;另外还有“特殊侵权行为说”和“一般侵权行为特别说”,前者认为在确定董事对债权人责任时,不适用一般侵权行为的规定,只有当董事对第三人的加害存有恶意或重大过失时,方可成立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后者则认为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为一般侵权责任,只是轻过失即可免责而已。我国学界也主要有两种具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法定责任说”,即认为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往往不是直接损害所致,而是间接损害所引发的,加之债权人有时还具有不特定性,故该种责任不可能是任何类别的侵权责任,将它视为基于特别法的法定事由而引起的责任较为妥当。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借鉴英美国家的过失侵权理论,将董事对债权人责任性质界定为侵权责任,董事若违反对债权人所承担的注意义务,进行故意或过失的欺诈行为、误述行为或其他侵权行为,则应根据我国民法有关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承担责任。我们认为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为一种侵权责任,主要论据为董事对债权人的财产权,更确切地说是对债权的侵犯。董事基于其自身的特殊地位,对公司的债权债务自应是明知的,对于其在执行职务时的行为是否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也肯定会很明了,这些足可构成侵权法上故意或重大过失。董事对债权人的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董事若违反对债权人所承担的注意义务,进行故意或过失的欺诈行为、误述行为或其他侵权行为,则应根据我国民法有关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承担责任。
在董事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还是补充责任问题上,现行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董事与公司一起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各国立法也大多作了类似规定,如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和澳门地区等。我们认为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为一种连带责任,即董事与公司一起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现代商业社会的竞争环境变化万千,经营公司业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非常高。作为一种风险极高的职业,董事承担着沉重的责任。董事执行公司事务时,大多是为了公司利益而行动,并不完全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此外,董事的行为往往受到控制股东的意愿的制约。因此,对董事责任的无限加重,要求董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大多数尽心尽职的董事来说是不公平的。连带责任的承担可能使董事因为一次失误而失去全部财产。这种责任的加重还可能导致人们拒绝担任董事职位,对公司和债权人都是不利的。为了维护债权人和董事的利益,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因此,各国在规定董事责任的同时,通常还会制定董事赔偿限额制度、董事诉讼费用补偿制度和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等。
在分析董事对债权人的侵权行为时,通常按照过错、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这三个要件来进行分析。关于过错要件,各国规定不尽相同,主要有三种观点:董事在执行职务时有故意或重大过失侵害债权人利益、董事对侵害债权人利益有故意或重大过失,以及董事违反法律规定侵害债权人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学界也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同过错与违法并无区别的观点,即凡有过错的行为自然也是违法的行为。对于过错的判断,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的判断相对容易,即董事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债权人利益,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损害发生。对于过失的判断则要更加复杂一些,可以分为重大过失、一般过失和轻微过失。在董事责任的认定上,应该限定于有重大过失的情况。因为现代经营活动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导致董事不可能对所有的经营判断都做到万无一失,判断失误在所难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以董事的行为状态而非行为后果来评判其行为。
由于董事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债权人通常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可以实行过错推定,由董事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举证责任,这样更加公平。
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董事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对董事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虽然《公司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但根据《破产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条款,债权人仍然可以寻求保护。《破产法》规定,企业董事违反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致使企业破产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此外,《证券法》中的相关条款也规定了董事对投资者的赔偿责任。虽然这些条款范围有限,但足以表明董事责任扩大化的趋势。此外,根据我国民法的相关条款,债权人可以依据过错原则寻求保护,即如果董事因过错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