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6-06
监护人的职责主要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对被监护人进行管教、保护和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以及承担监护之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第133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实施不法行为导致他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3条的规定,根据司法实践,这种情况下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然而,在这类案件的执行中常常出现被监护人已成年且具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人民法院在这种情况下有三种选择:
一、继续按照原法律文书执行,被执行人为监护人;
二、当时的侵权行为是被监护人实施的,现在被监护人具有民事责任能力了,应当裁定变更被监护人为本案的被执行人;
三、追加有民事责任能力的被监护人为本案的被执行人。
综合分析以上三种观点,我赞同最后一种观点。
首先,被监护人实施了侵权行为,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普通的、抽象的连带关系。因此,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对诉讼标的具有共同的权利义务关系。被监护人当时由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也没有履行能力,才不承担民事责任,由监护人承担。现在被监护人具有了民事责任能力,而且也有履行能力了,他们之间的监护关系也随之自动消失,此时被监护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1条的规定,诉讼时被监护人已成年,应当对未成年时所作的侵权行为承担过错责任。这说明最高法院的观点也是被监护人应当承担致人损害的后果。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3条第二款的规定,监护人只在被监护人财产不足以清偿赔偿费用时才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而不承担最终赔偿责任,只承担风险责任。
我国民法规定,监护人的赔偿责任是建立在其履行监护职责存在过错的基础上的。监护人由于未尽到监护职责,本身就存在过错,才会承担被监护人履行的赔偿责任。如果此时变更被执行主体,就相当于免除了监护人的过错,这等于未经审理就改变了判决结果,侵犯了受害人的实体权益。
被监护人虽然已具备民事责任能力,但由于刚成年且履行能力较差,如果此时全部由其承担赔偿责任,将给其今后的生活带来较大负担,不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而且,这类案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监护人的履行能力较差,导致案件长期未能结案。因此,无论单独执行哪一种选择,都不能最快地执行完毕,也不能最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在被监护人侵权案件的执行过程中,如果被监护人具备民事责任能力,应将被监护人追加为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这既符合民法理论,又易于司法实践操作,有利于案件尽早解决,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