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7-28
当事人负全部原因责任的,应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负主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70%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负同等原因责任的,应承担50%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限额内予以赔偿。超过第三者保险限额的部分,由承担全部原因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总损失100%的赔偿责任。
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在承担自身全部损失后,按照以下原则确定赔偿比例:
机动车一方负主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70%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负同等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50%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负次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30%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无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20%赔偿责任。
无第三者保险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无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总损失100%的赔偿责任。
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在承担自身全部损失后,按照以下原则确定赔偿比例:
在高速路、快速路等封闭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50%的赔偿责任。
在其他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60%的赔偿责任。
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数额。
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确定。有收入的护理人员,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
交通费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包括就医、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亡事故处理的费用。应提供正式票据作为凭证。
当事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
按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根据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
根据伤残等级和年龄按照统计局公布的标准计算,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专业意见确定。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统计局公布的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
按照统计局公布的标准计算,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参加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亲属所需费用按照赔偿责任比例分担,但计算人数不得超过三人。
精神损害抚慰金由当事人或者死者近亲属自行协商确定。